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

徐州

简称徐,古称彭城,天下九州之一。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主要是基于徐州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便捷的铁路运输无疑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津浦与陇海铁路在徐州交汇,形成了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的铁路交通枢纽。从1910年建成以来,徐州站有着108年的悠长历史。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它见证了20世纪中国的沧桑巨变。

1909年 —徐州府站破土动工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

徐州站始建于1909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初期津(天津)——浦(浦口)铁路中段的业务站,时称徐州府站。 两股铁道,一座站房,候车室是一座芦席大棚。彭城,自此有了铁路,有了车站。

1910年——徐州火车站建成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3)

1910年徐州火车站建成,揭开近代城市复兴的序幕

1913年—从子房山上俯拍的徐州府站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4)

解放初期的徐州火车站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5)

1948年12月1日解放军华野渤海纵队解放徐州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6)

解放初期的徐州火车站售票处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7)

建国初期的徐州站

1958年——新建徐州站候车室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8)

1958年,扩建了车站广场,新建了徐州站候车室,建筑面积4364平方米,红白相间的两层楼房取代了一座低矮的平房,可同时容纳三千多人候车。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9)

售票部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0)

1958年土驼峰建设

80年代的徐州站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1)

旅客天桥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2)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3)

1993年——1996年徐州站“双西”过渡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4)

临站检票口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5)

过渡临站售票处和问事处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6)

1993年—1996年,徐州站进行客站改造期间,利用西站客运站舍和原徐州站编组场西场临时搭建的客运设施进行客运组织,实施了为期三年多的“双西”过渡。

1996年新客站建成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7)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8)

1996年,徐州新客站建成,全站职工继续发扬“团结开拓、负重拼搏”的精神,为管好、用好新客站,适应旅客运输需要,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2009年客站改造完成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19)

改造后的徐州站现主楼8层,建筑面积3.3万㎡,新建无柱风雨棚4.6万㎡,站内有九台十线、十个候车室,候车室面积共9851㎡,可同时容纳1万人候车,采用高架进站、线上候车、地道出站的流程方式组织旅客。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0)

车站母婴候车室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1)

站内设有旅客、行包、邮政地下通道。设有15个售票窗口、26台自助售(取)票机。

2011年——徐州东站启用

京沪高铁纵贯南北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2)

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开通于2011年。站场规模为13台15线,总建筑面积为14984㎡;候车室面积共3858㎡(其中:一层面积1884㎡、二层面积1974㎡),设计最高峰聚集人数2500人/小时。

站台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3)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4)

售票处

售票大厅设有7个售票窗口、29台自助售(取)票机。2018年“4.10”新图实施后,徐州东站按基本图、周末图运行,基本图开行170.5对341列旅客列车,周末图开行178.5对357列旅客列车(含高峰线1对)。日常在站停车293列,周末图在站停车302列。

2016年—郑徐三站开通

郑徐高铁承接东西

萧县北站、永城北站、砀山南站于2016年9月建成开站,隶属徐州站管辖。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5)

萧县北站地处安徽省萧县,位于萧县凤城新区龙腾大道,距萧县老城区龙城5公里,站场规模为4台6线。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6)

永城北站地处河南省永城市,站场规模为2台4线。

采访劳动者素材(印记你好我是徐州站)(27)

砀山南站地处安徽省砀山县,位于砀山县高铁新区薛口村,距砀山火车站西南约3公里处,站场规模为2台4线。

千古帝王乡

五省通衢地

百年徐州站

热忱欢迎您

素材来源:徐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