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期的梦想、温暖人心的音乐、知行合一的老师......
前几天阿桔二刷了《放牛班的春天》,再次看这部电影时,重现的许多温情小细节,唤醒我对马修老师和放牛娃们的精彩音乐人生记忆。
如果说音乐是最好的治愈良药,那这部电影中的故事和音乐给人们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这部电影于2004年在法国上映,英文片名Les Choristes,译为“合唱团员们”。
为啥是“放牛班”?
而不是“合唱团员们的春天”呢?
从小缺爱且叛逆的放牛娃们
原来这所号称“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汇集着众多从小缺乏关爱的男学生。
顽劣的他们吸烟、恶作剧、霸凌、逼走上一任学监,甚至还用剪刀捅伤了和蔼的门卫大爷,和放牛娃一样难管教。
即使哈珊校长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关他们禁闭、禁止家人探望、体罚......
他们依然顽劣,甚至更反叛。
马修的孩子们好像又没有那么坏
直到在一个宁静的日子,马修老师走进学校担任新学监,似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
Caresse sur l'océanBruno Coulais - The Chorus (Les Choristes) [Original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一个执着坚持音乐梦的音乐老师,一群本性善良、向往温暖和爱的捣蛋鬼。
这些孩子们在马修老师的关爱下,一改往日偷窃、叛逆的陋习,从一个个离经叛道的熊孩子成长为追求音乐的好好少年~
男高音、男低音、女低音......耐心的马修给每一位同学分配了合唱角色。
角落里那个话最少的男孩——佩皮诺,每周六都盼望父母来看他、但个子还没有桌子高的他还不知父母已经去世了,一到周六就会站在窗前傻傻的等父母来探望。
因此,马修老师对他的关注更多。
佩皮诺也荣升为“指挥助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聚精会神的在一旁帮马修递去教具。
在音乐的滋养下,孩子们的心扉逐渐向马修敞开,他们开始遵从马修的教育方法,不再需要校长暴力的“行动—反应”来制约。
最终合唱团甚至获得了伯爵夫人的赏识,成功得到资助。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极其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倒是十分符合中国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模式。
在克莱门特·马修眼里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他将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了所有孩子。
马修用他深沉的爱与音乐改变了这些被抛弃孩子的一生,甚至偷偷收养了佩皮诺小可爱。
热爱音乐的孩子是幸运的,在人生不经意的失意时刻,音乐可以治愈心灵,救赎灵魂~
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文章,转发给身边爱音乐的朋友吧~
坚持初心,期待的美好就算姗姗来迟,也从不会缺席。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