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陈宫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惋惜的情绪。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先是捉住曹操,又放掉并跟随曹操。

可是经历杀吕伯奢一事后,陈宫抛弃曹操,转投吕布,成为曹操的敌人。吕布失败,陈宫被擒,曹操本来有意放过陈宫,结果陈宫一心求死,成就了忠义名节。

抛开小说,陈宫被擒获的时候也确实表现得很硬气,但真的是“一心求死”吗?这就要从陈宫背叛曹操的情况和当时的处境说起了。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1)

历史上的陈宫与曹操:仅为得力臂助,并无救命之恩

《三国演义》中的陈宫和曹操交情不浅,一起跑路、一起杀人,简直是过命的交情。而在历史上,陈宫和曹操的交情并没有这么深。我们首先来看看史料上关于陈宫的记载。

《典略》:“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2)

陈宫是东郡人,也没有什么外出游历的记载,那么他最有可能追随曹操的时间,就是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曹操击败黑山军的入侵,成为东郡太守的时候。陈宫作为东郡名士,出仕辅佐曹操,这大概就是两个人相遇的过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

虽然陈宫没有对曹操的救命之恩,但还是有恩的。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百万黄巾流寇入侵兖州,杀死兖州刺史刘岱。

这个时候是陈宫和兖州的州吏外交,以及济北相鲍信(也算是曹操的铁杆)的支持,曹操才当上了兖州牧。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3)

陈宫背叛曹操的过程:曹操杀边让,屠徐州,名望扫地

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陈宫选择曹操,那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和诉求的。曹操在前期的形象可是一个“大好人”。

曹操当洛阳北部尉的时候惩治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清流名士最恨的就是宦官集团;曹操当济南相的时候让济南国大治;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是曹操唱义,还差点丧了命。

当时的曹操在陈宫眼中,那真是一路人。况且曹操又在东郡击败了黑山军,体现了军事实力,可以作为东郡的保护伞。陈宫选择曹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4)

可是曹操后来就露出了霸道,或者说残暴的一面。兖州名士边让对曹操无礼,曹操直接杀了他全家(《后汉书》中记载边让死于建安年间,但根据《为袁绍檄豫州文》的记载,)。

从曹操的生平和他曾经写过的《述志令》当中可以看出来,曹操由于出身浊流,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清流瞧不起的,他与名士边让的矛盾很尖锐,也很正常。

不过曹操近乎冲动的处理方式就体现了他当时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导致兖州世家名士感到恐惧和愤怒,对曹操离心离德,这里面很可能就有同为名士的陈宫。

《曹瞒传》:“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

《后汉书·边让传》:“建安中,其乡人有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

《为袁绍檄豫州文》:“故九江太守边让……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不仅杀边让,曹操为了给父亲曹嵩报仇,迁怒于徐州百姓,在战争中进行了屠城。这件事对于曹操的名望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经过这些事后,曹操完成了从汉室忠良转变为冷血屠夫的过程。

紧接着张邈、张超、陈宫、许汜等人趁曹操出征的时候迎接吕布,背叛曹操。这次“兖州之变”对曹操的打击非常大,当时仅有鄄城、东阿、范县三个县被守了下来,曹操几乎要全面崩盘。后来曹操经历了很多波折才重新拿回兖州,继续向外扩张,最后在徐州擒获了吕布和陈宫。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5)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6)

陈宫为什么要一心求死?

陈宫为什么要一心求死呢?活着不好吗?如果说陈宫求死是为了追求名节,那陈宫背叛曹操追随吕布,不已经是破坏了自己的名节了吗?何况在吕布账下的时候,陈宫也有策划兵变反叛吕布的嫌疑(并不能确认是陈宫所为,但陈宫确实被曹性指认了)。

陈宫自己把名节都丢了,怎么在曹操这里又重新捡回来,还放在生命的上面了呢?所以小编认为,陈宫求死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必死。

《英雄记》:“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

“兖州之变”中的两大主谋,分别是张邈和陈宫。我们可以看看曹操是怎样对待张邈的家人的。曹操击败吕布,吕布投奔徐州的刘备,张邈、陈宫跟随吕布一起;张邈的弟弟张超和张邈的家眷留在陈留郡雍丘。结果怎么样呢?曹操攻破雍丘后,夷灭张邈三族。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雍丘溃,超自杀。夷邈三族。”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7)

张邈和曹操那是铁哥们的交情。曹操在陈留起兵,就受到了张邈的帮助;曹操追击董卓的时候,酸枣联军天天开趴体,只有张邈派出一支军队帮助曹操;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也将家人托付给张邈。

这交情比陈宫和曹操真的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但是曹操毫不犹豫地将张邈夷族,可见他对张邈实在有切齿之恨。曹操对张邈的恨是一样的,对陈宫当然也一样。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

何况曹操一开始也没有给陈宫活路。我们可以看下史料上的记载。首先是《三国志》中的。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太祖之禽宫也,问宫欲活老母及女不?”

看不出曹操有任何放过陈宫的意思。再看看记载更加详细的《典略》。

《典略》:“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

陈宫为何不跟曹操(陈宫被曹操擒获)(8)

还是看不出曹操要放过陈宫一马。曹操对吕布和陈宫的态度是一样的,吕布以为自己能活,结果被缢杀;后来曹操倒是哭着送陈宫,但这也不能说明曹操要放过陈宫,我们可以看一下《曹瞒传》中对曹操的一句评价。

《曹瞒传》:“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结合这些史料,小编认为当时陈宫已经认为自己必死,犯不上再屈节辱命地向曹操求活;而曹操和陈宫关于陈宫家人之间的对话,也可以视为一种默契。曹操放过陈宫的家眷,陈宫为曹操送上宽宥敌人家属的名声,陈宫自己也获得宁死不屈的名声,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英雄记》、《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