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策划推出系列短评,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探讨,阐释文化自强的实现途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精神文明两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精神文明两创(坚持两创)

关于精神文明两创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策划推出系列短评,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探讨,阐释文化自强的实现途径。

作者: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兴杰

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四个“坚持”,从制度、方向、方针、路径等方面为我们制定了方略。文化自信终究要建立在文化成果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取得丰硕文化成果的必由之路,对于夯实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两创”,要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根深才能叶茂,魂定方得思清。因此,要坚持“两创”,就要不忘本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赓续我们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当然,传承不等于复古和排外,创造与创新更需要与时俱进地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如此才能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坚持“两创”,要以守正为皈依。“两创”归根结底是精神价值的创造与延续。精神价值必须有导向,因此,“两创”必须守正,而守正即求真,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同时,守正是追求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守正呼唤创新,二者内在统一。在“两创”中,守正赋予创新以定力,创新带给守正以活力。惟其如此,我们的文化成果才既会更丰富、更多彩,又会更有骨气、更有神采。

坚持“两创”,要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生活相兼顾。“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两创”只有面向时代,才能取得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文化成就。文运同国运相牵,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两创”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创作出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然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忘记,生活才是文化创造不竭的源泉。因此,“两创”只有面向生活,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灵感和素材。只有三者兼顾,才会创造出真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文化成果。

我们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激发民族文化活力,通过“两创”结出累累硕果,彰显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奏响精彩华章。(周兴杰)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