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这段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作为初中生的学习内容来说可是必须要熟背的成都。但是最近突然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的声音,告诉我说原来学的课文里面一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难道这么些年我们真的背错了?
我是90年代在安徽上的初中,为此我在网上也查了很多资料,对于网络上晒出来的内容为“是人也”的,基本上都是人教版的教材,其他出版社的教材就明确有“斯人”的说法,仅凭人教版教材来否定“斯人”是大家记错了,未免太过于武断。
但是网上也有人晒出来自己的课本确实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至此,网上出现了两派之争,“是人也”和“斯人也”,但是真的是我们大家都记错了吗?我是不太相信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的。不过在看到这些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奇怪的现象,“是人也”一派大多数极力的证明“斯人也”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而且一定是大家记错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人)也,这句话的白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上天要让某个人承担重任的时候,在文言文中“斯”这个字就有指代“这”的意思,而“斯人”和“是人”都有指代这个人的意思,也都有这种用法。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杜甫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陆游的“斯人亦可人,淡墨写愁绝。”等等。“是人”在古文中的用法相对来说反而是比斯人要少一些。
有人就说了,在有一些古籍和四库全书中的《孟子注疏》中明确记载了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就肯定是“是人也”是对的。但是这并不是孟子的原文,古籍中记载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将进酒》,在敦煌莫高窟原文中叫《惜樽空》,我们最熟悉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原文中实际是“天生吾徒有俊才”。这两句诗词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中渐渐有了变化,而且意境和意思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将进酒》这首诗整体的喜爱。
我虽然记忆中一直以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我并不是“斯人”派,也不是“是人”派,因为我的语文书已经找不到了,而且我觉得无论是“斯人”还是“是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这次的争论让很多的人都能够重新去认识并理解到孟子的这段话的意义,其实就已经是很好的正向引导作用了。
语言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一些专家或者唯人教社的版本就是正确的想法我是不认同的。如果对于“斯”“是”的改变大家一定要分出对错,我觉得反而更应该去关注现在新课标中一些不应该更改的字的发音,比如“一骑(ji四声)红尘妃子笑”,现在课本中统一成了“一骑(qi)红尘妃子笑”;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xia二声)”,现在小学课本中统一成了“远上寒山石径斜(xie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