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胡泽汇

春晚小品《抢“C”位》看得大家哈哈哈大笑,但也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很多家长对于“C”位的牵挂,比自己办公室座位还紧张。

新湖南客户端随机向40位家长发布了一份关于教室“C”位的调查问卷,75%家长都认可它的存在。有意思的是,尽管25%的家长不关注或者认为没“C”位,但所有人都对它的具体位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对家长们的紧张又有什么答复?

大部分家长:位置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1)

关于教室里的“C”位,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片。黄金座位区在中间,靠前但不是第一排。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2)

(网传“C”位图)

孙子敏敏(化名)在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旁一小区的配套小学上学,曹奶奶对孙子上学的座位各种不满意:“我孙子个子在班上不高,可老师总是安排他坐后面,一点都不照顾。有时候我到教室接人,就发现好位置总是家委会的小孩坐,极少数情况轮到我孙子。”

媳妇刘女士跟曹奶奶意见不一样:“没有奶奶说得那么夸张,我跟班主任老师也反映过情况,老师说为了公平起见,座位一周一轮,向左、向后移一位。中间的位子、后面的位子、前面的位子,学生们全都会轮到。据我观察,确实是这样的。”

调查表显示,80%的家长理性地认为教室座位对成绩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关键性因素。85%的家长认可老师的排座位结果,5%表示孩子难得坐上“C”位,另有10%持曹奶奶的观点。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3)

(也有这样的版本)

而孩子们对“C”位有什么感想?

2月15日,长沙市中小学报道的日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小学生的观点比较一致:“没感觉,坐哪都行。就是不能坐那个特殊位置。”

什么是特殊位置?一学生答:“就是老师给班上最调皮学生设置的,最后面,单独一个。”

在梅溪湖附近一中学读初三的李同学则表示:“我们班以前是每周一轮换,从上学期按成绩先后选座位,第几名就第几个选。基本上我都能选到我想坐的位置:靠窗户的中间位置。那里空气比较好。”

小学老师:相比坐哪里,良好的听课习惯才重要

老师们又怎么看“C”位?记者走访了小学、中学、高中不同阶段的老师。老师们都表示:每个学生都会坐到中间位置,公平公正是第一原则,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

陈任老师在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从教已14年,她介绍:“一般我们一周换一次座位,本周坐第一组第一个,下周坐第二组第二个。我们老师上课不是站在讲台上不动的,我们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看到学生不认真肯定会走到旁边去提醒,不可能无视。孩子因视力矫正问题需要照顾一下,我们会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4)

同在博才咸嘉小学任教的谢慧老师表示,自从实行小班额制度以来,班上最多也就6排,离讲台不远,“老师站在讲台上,下面什么情况都看的清清楚楚”。

“我会在家长会上跟家长们沟通好排座的方案,每个小组身高水平差不多,公平公正轮着来,每个座位都坐到,也不会出现哪个孩子轮到后面,被前面高个挡住的情况。而且孩子总在一个座位上坐久了,也不利于视力。”她说。

谢慧老师想提醒家长的是:“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比位置重要得多。有良好听课习惯的学生不管坐在哪里,都积极,眼睛发亮,跟着老师教学走。这样的学生成绩必然好。”

中学老师:坚持公平原则,视力问题得找医生

在长郡双语中学工作的王文老师和在长沙实验中学当了12年高中班主任的王卿老师也表示,“C”位不用抢,教室排座位第一原则是公平,“顶多两周就轮换一次座位,每个人都会轮到。”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5)

曾有家长就小孩视力找王文老师要求照顾孩子座位。因为王文老师本身也有近视,她便干脆坐在座位上体验了一下效果,“我戴上眼镜视力还不足1.0,尝试后发现完全看得清楚。那问题不是出在座位上,应该是孩子视力下降太快。”

王文老师又怕自己判断不准确,特意找医生又咨询了一下,“医生也建议孩子检查视力,是否需要配镜,配要配准,不然坏得更厉害。”

她很快把自己的尝试和医生的建议转告给学生家长,果然是学生视力下降太厉害。“我觉得教育公平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除了非常特殊情况,我们肯定是让孩子们把所有座位都轮到,这也是一种锻炼。”

王卿老师承认“C”位是客观存在的,优点也存在,“对于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来说,坐“C”位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他的学习。但高中阶段学习更需要自主性,即便不坐“C”位,学生只要心静下来,上课认真听,成绩也一样能好。”

中考数学老师怎么上课(调查谁包了教室里的)(6)

所以,他如同前文所说,坚持公平公正第一,按一定规则每两周轮换一次班级座位,让每个学生都有坐“C”位的机会和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被平等对待。“至于近视,现在班级视力不好的学生多,家长该做的是给孩子配好眼镜,从科学角度矫正视力,不是给老师施加压力要求关照。”

记者手记

“C”位确实存在。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座位”。

站在教育的角度,座位不仅是个物理意义上的座位,被赋予很多意义。但家长的焦虑不应该只集中在座位上,重视孩子、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办法有很多:多陪伴、多跟老师交流孩子学习状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听课习惯……把精力放在这些上面,比纠结于一个小小的物理空间,应该有效得多。毕竟学霸在哪里都是学霸的。

(文内图片除制图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