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1)

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

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2)

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

日前,哈尔滨市道里区出现一道奇观:上万只蟾蜍雨后集体涌上街,蹦蹦跳跳占满了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旁附近路面。瘆人的是,不少蟾蜍被过往车辆不慎碾死,导致路上血迹一片,“尸体”遍布。

近万只蟾蜍“集体”上街,如此奇观引得过往市民议论纷纷,担心这是涨水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兆。据一些年长的市民讲,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蟾蜍,地面出现如此异象,极有可能是不好的预兆。还有人猜测,可能最近天气炎热,湿地内的水温过高,导致缺氧,食物比较缺乏,蟾蜍才集体上街觅食。

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3)

哈尔滨近万只蟾蜍雨后集体上街 疑为地震前兆引惊慌

对此,野生动物学专家表示,蟾蜍成群结队上街非自然灾害现象,为气候突变所致。“蟾蜍是两栖动物,有到陆地生活的习惯。目前湿地缺水现象严重,蟾蜍不适应水中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因此集体爬出水面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当地地震局专家也解释称,蟾蜍成群结队上街,与地震前兆并无直接联系,很有可能与气温和湿度变化有关。“地震发生之前,像鸡、狗、猫等动物确实会有一些异常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动物一不正常,就与地震有关,因为造成它们做出异常行为的因素很多。小蛤蟆出动是正常现象,与地震没什么关系。”

昨日上午雨后,哈尔滨市一街道上,近万只蟾蜍突然从公园涌上公园外道路,被过往车辆碾死,“尸横遍野”,血迹一片。蟾蜍在中医上具有药理价值,可以入药。

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4)

蟾蜍能吃吗怎么吃有何功效

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单独读má)。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5)

药理作用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为宜,或将筛滤过的浆汁晒至七成干后,再揉细腻做成薄饼,置于阳光下晒干或烘干。温度在40~60℃为宜。

蟾蜍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形状亦异。一般分片蟾酥、团蟾酥两种。

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黄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2.干蟾的生药性状,体形较中华大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3.蟾蜍胆为蟾蜍的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蟾蜍哪里不能吃(哈尔滨近万蟾蜍上街遭碾压)(6)

应用

1.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2.干蟾有解毒散肿之功。主治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等。近年也有用于治疗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气管炎。用量1~3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