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阅读清单,处理书账,才发现以前看过《白夜行》。或许是先看过电视剧和电影,对这种以情节取胜的悬疑小说来说,在知道情节后再来读小说,挺遗憾的。除了情节绝妙,倒也没看出其他优胜之处。

《春月》外国人写给外国人看的中国小说,很遗憾,我没读出它的好。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来展现近现代中国的变革,跨度有点大,情节太苍白。外国人想要看中国女性,随便读读张爱玲的小说即可。

《白色猎人》,算是明白了渡边淳一忝列日本二三流小说家之列的原因了。《光与影》倒是例外,不像渡边后来作品的世俗与浅流,可惜同等水平的后面不多见。

《一个人的朝圣》,淡淡的,浅浅的,或许就只是要表达靠近死亡的那一天,怯懦了一生龟缩了一生的人们,再不跃起再不冲动一次,就真的来不及了。或许,我不知道,没读完。太淡太静的小说。

今年阅读的外国文学,除了以上的小说,必须隆重记上一笔的是奈保尔的随笔《幽暗国度》。对印度,我的了解,除了最初电视剧《西游记》里提及的西土风情,剩下的大概就是为数不多的几部印度电影了。身穿纱丽的美艳印度姑娘,街头的舞蛇人,美艳的舞姿欢快的印度歌曲,与贫穷形影不离的普通人。

没想到,这些远远不够,读了《幽暗国度》才发现,印度这么国家,岂是一个贫穷、歌舞元素所能一言以蔽之的?奈保尔通过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告知了世人一个种姓阶级制度根深蒂固的印度,一个交织着资本文明与传统宗教、殖民化的矛盾体,在西方想象中的东方文明、印度风情,现实中何其沉疴遍地。

印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幽暗国度我们对印度的了解太皮毛了)(1)

印度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职责、阶级、尊严,在印度文明之外的人看来,简直是荒诞不经令人瞠目结舌,看了印度,或许略略能理解当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传统、礼教,根植到日常生活中,哪怕它是荒诞不经,它也依然是理所当然。

阅历浅薄,积累太惨淡,且碎碎念这么几个字,以鞭策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