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1)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2)

入冬的一场雪,彻底把大鹅推向了风口浪尖的位置,借助着 “下雪了,下雪了,吃大鹅了”这首神奇BGM,著名家禽类黑社会,遇人怼人,遇狗咬狗,哈士奇见了绕道走的社会大鹅们算是完美的交代在了这个冬天。

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样好奇,作为“吃多识广”的中国吃货为什么会在冬天对鹅肉如此痴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冬日里的迷之存在「社会鹅」…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3)

智者不入爱河,一心只想铁锅炖大鹅

大鹅为什么和冬天更配?

在吃鹅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鹅~

鹅是由野雁驯化。鹅肉质地柔软,汁多味美,属于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的肉类;鹅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完美媲美橄榄油,是动物油中不会造成负担之一的油类,可以降低坏的胆固醇、提高好的胆固醇。

每100克鹅肉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17.9克

脂肪 19.9克

胆固醇 74毫克

维生素A 42微克

维生素E 0.22毫克

232毫克

144毫克

18毫克

3.8毫克

1.36毫克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4)

为什么说鹅肉适合在冬天吃呢?因为中医认为,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有补阴益气之功、暖胃生津之效,是中医食疗的好原料,冬季吃鹅肉符合中医养生学“养阴”的原则。因此,在冬季气阴不足的人食补时可多食鹅肉。

但是肉叔觉得只要你能买到(或者抓到),随时都可以美美的炖上一锅鹅肉。

哪里的鹅肉最好吃?

虽然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极少作为美食登上历史舞台,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爱吃鹅。相较于鸡鸭,鹅肉质粗而有禽味,其实不太容易烹饪好,如何用一种较为社会的方法安排一只肥嫩的大白鹅?

那吃货可有话说!

东北铁锅炖大鹅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随便跑入一家铁锅炖,都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一张桌子,中间放着一口铁锅,下面通着木炭或者燃气。铁锅里炖着十来斤的大鹅,喝得微醺的东北大姐还在往锅里加着土豆、酸菜、粉条……再看其他朋友,脸上被酒气涨红了脸,无不欢声笑语~东北铁子们硬是用这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把冰冷的世界炖烂了、炖开了~

至于味道,简直是“软烂鲜香、肉烂脱骨”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5)

固始鹅块关于这道美食也是有历史典故的。相传公元582年,隋炀帝驾车到江都,观看歌舞、音乐,还备有近千种美味佳肴,这么多美味,只有金华火腿和固始鹅块吃得最干净。

传统的故事鹅块,选用成年白鹅,洗净后整只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熟(不放盐、不加任何佐料,且关键在掌握出锅时机,不熟不行,过熟则无口感)。鹅汤加盐、姜丝、干辣椒、葱蒜等佐料煮沸,将煮熟晾凉后的鹅剁大块,淋鹅汤,加点千张,你信我,能吃到哭。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6)

南京盐水鹅

「南京城里,几乎每条街都有鸭子店,兼卖盐水鹅。」这是南京作家薛冰在其美食专著《饥不择食》中的一句话。但其实这话有点虚,在南京,爱吃盐水鹅的人绝对不少。

正宗的盐水鹅,口感细嫩的,汁水丰盈,一咬就会有肉汁儿溢出来,非常完美的一道下酒菜!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7)

潮汕卤鹅

潮汕人卤鹅,选用个大肉紧、有“世界鹅王”之美誉的狮头鹅。卤鹅的关键,还在于卤水。汕头的卤水偏咸香,用13种以上的药材熬制。熬制好卤水,把鹅放入卤水盆中,卤煮期间反复将鹅吊起离汤四次,使卤汁完全封锁在鹅肉中。

但其实卤鹅绝不只是鹅肉好吃,丰腴肥美的鹅肝、紧实入味的鹅颈、肥美脆香的鹅肠、胶质满满的鹅翅……各有各的吃头,各有各的嚼劲。

为什么大鹅不能像天鹅一样飞(能活着走出冬天)(8)

中国之大,鹅的吃法一篇文章是写不完了,客家人的碌鹅、东莞的烧鹅濑粉、安徽的卤鹅、哈尔滨的对青烤鹅......但每一只鹅都死得其所~

最后小提醒一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确指出,每周建议吃畜禽肉280~525克。依照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居民鱼、畜禽肉和蛋类摄入比例不当,畜肉摄入过高,鱼禽肉摄入过低。所以,心中有量适当吃,吃得多了反而会给消化系统增加压力。

- END -

编辑 / 肉叔

图源 / pexels 网络

本文由食研所原创 中国肉类协会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