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戎马,建立大明朝,开创了一代伟业,但晚年的朱元璋却做了一件事,说不上做的是对还是错,却改写了大明的历史轨迹,让本应繁盛的明朝一代代陷入了僵局,朱元璋在前太子死后,并没有在优秀的儿子中继续选拔太子,而是撒下无数烟雾弹之后,让皇长孙朱允炆继承大统,这位年轻的建文帝却无法压制住自己早已成年,各有势力和野心的叔叔们,最终被叔叔朱棣打下了皇位,而朱允炆也成了一位历史上谜团重重的皇帝之一。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1)

1、 乞丐皇帝死心眼,皇孙打败叔叔们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传奇的皇帝,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底层出身,深知农民的疾苦,常年的起义让朱元璋积累了丰厚的实力,在合适的时机一朝登帝。古代历史上历代的起义军基本上都是这一个套路,当朝天子不慈,百姓民不聊生,起义军的反抗行为都是因为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谁当皇帝他们不管,但是能让他们活下去,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而起义军多数都是穷苦出身,打倒皇帝之后,自己也想做皇帝,这往往才是他们真实的目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但他做了皇帝后还算不忘本,颁布了很多"打倒富户"的惠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生,稳定了大明的局面。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2)

但朱元璋毕竟也会老去,谁才能继承他的基业成了他的大难题,早在建明朝的初期,朱元璋内心就有着自己的一套章程,前朝的衰亡多少都是败在了子嗣上,兄弟阋墙,后宫干政,宦官为患,这些都是底层出身的朱元璋所冷眼旁观到的,于是朱元璋上台后就明令禁止宦官识字,在根源上就杜绝了他们和前朝后宫勾结,扰乱朝政。余下的就是立储君的问题了。前朝的帝王们,喜欢哪个妃子就立她的皇子为太子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大大有之,这毫无规矩可言,造成后宫大乱,甚至染指前朝的事情就是朱元璋需要吸取的教训。于是这位乞丐皇帝一开始就宣布了,明朝的储君,必须为嫡为长,别人就不要有念想了,没可能。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3)

但朱元璋的皇子们却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他们的皇长兄朱标英年早逝了,本来板上钉钉的皇储人选没了,这前朝后宫又要变天了,立长立嫡,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皇子了,那朱元璋所有的皇子都有了可能,这种情况和后来清朝的皇子党争很相似,康熙最喜欢的太子着了急,犯下大不敬逼宫康熙,这让康熙伤透了心,太子一倒台,诸位成年的皇子也开启了残酷的夺嫡之争,而最有声望的就是八阿哥,一时之间八阿哥的门庭若市,就在八阿哥自己也以为十拿九稳的时候,康熙却一杆子将八阿哥拍到了泥土里,四阿哥后来的雍正皇帝继位了,康熙下了这样一步棋,他之前的朱元璋也是布这样棋局的高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燕王朱棣绝对是新一任太子的时候,朱元璋也是给了他当头一棒,让朱棣觉得百般羞辱,他居然输给了自己的小侄子朱允炆,这位平日腼腆低调的前太子朱标得嫡子从皇太孙升级为皇位继承人,这样的打击让以朱棣为首的各位皇子们难以接受。朱元璋将自己的心思瞒得死死的,临死前才公布了这样一个消息,还给皇太孙朱允炆安排好了朝臣辅助,自以为万无一失。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4)

2、 新仇旧恨难平息,叔侄早已成仇人

年轻的建文帝上位后,不改他腼腆儒雅的性格,一心想要施行仁政,所亲信的大臣也都是擅长儒家思想的学士们,每日谈经论道是朱允炆最为擅长的事,但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管理朝政是这位年轻的帝王并不擅长的。这让擅长当帝王的叔叔朱棣更是嫉恨。

早早被赶去藩地的朱棣没有一日在思考,这皇帝的位子怎么自己就没坐上呢?其实朱棣心里也是有数的,自己的身份是不可告人的,即使不是侄子朱允炆上位也会是别的皇子,后期的朱棣想明白了,在朱元璋心里,皇储之位始终不会是自己,之所以之前的烟雾弹把自己捧得这样高,无非是自己最没有可能,这样就避免了其他皇子相残,而皇子们如果矛头指向自己,那在朱元璋看来也是无足轻重的。原因很简单,朱棣的母妃是外族女子,这样的身份,朱棣注定无法继承大统,即使后期登上帝位后,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祭拜,只能是偷偷的悼念。朱棣的母妃血统,让重视嫡长的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里。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5)

但朱元璋自以为自己早已天机算尽,却忽略了人心。这样耍弄一番心高气傲的朱棣,朱棣怎么会善罢甘休?早就在藩地酝酿着一场大风暴,而此时在宫里正醉心于研究儒家思想的朱允炆不是没有感觉到来自于叔叔们的恶意,叔侄俩遥遥相望,各怀心思。

朱允炆虽然仁善,却不是没有成算,他力主削藩,这一行为让根基尚浅的朱允炆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叔叔们本就对于朱允炆的上位心有不服,如今这位捡来帝位的小侄子居然还妄图夺取他们的势力,这必将引发一场恶战。但朱允炆的失算在于他并没有一开始就从实力最为强劲的朱棣下手,而是选择了其他的藩王,这样的举动既是打草惊蛇,又是给了朱棣充分准备的时间。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6)

3、 叔叔问责,侄子放火

这一战,朱棣应该是早有准备的,但年轻的朱允炆或许是未曾预想到的。但朱棣本人的实力确实是很强悍的,精通儒家文化的不是只有朱允炆,燕王朱棣也是这方面的高手,而且燕王善武,心智更为深沉成熟,虽然朱允炆有外援支持,也远远不是自己这样一位叔叔的对手。

能文能武的朱棣明显是有备而来,他给自己这次起兵找足了理由,而且句句诛心。朱棣起兵的名义就是问责自己的侄子,主要的罪名就是不忠不孝,朱元璋病重的时候,质问朱允炆为何没有告知远在藩地的自己,导致自己未见到父皇最后一面。这样的指责是否真实,后世已经无法考察,朱棣办事很是干净利落,自己辩驳这一段留下了很多文墨,而关于朱允炆执政期间的事情就基本已经销毁殆尽了。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7)

喊着忠孝的口号,朱棣还是带着军队打到了朱允炆的殿前,一向温吞的朱允炆却做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情,本以为看起来软弱亲和的他会向自己的叔叔求饶,但朱允炆就出人意料的放了一把大火,将整个后宫烧成了灰。宫人们扒出了三具碳焦的尸体,已经无法确认是不是朱允炆本人了,但后世记载的却是建文帝及皇后及年幼的皇太子皆在这次火灾中丧命了,保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结语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或许一辈子也不曾想过会有这样的局面发生,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能让叔侄之间做出这样宁死不相见的事情,朱允炆宁可一把火烧了这皇宫也绝不向叔叔朱棣屈服,而朱棣更为决绝,将当时亲近建文帝的大臣全部处死,更是祸及家人,男子充作徭役,女子去教坊沦为官妓,狠辣至极。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或许朱元璋应该思考下,自己的行为是否过于偏激,才导致了朱棣将这一腔的愤恨都发泄在了朱允炆一个人身上呢?

明朝的朱允炆到最后怎么了(明朝皇室叔侄阋墙)(8)

参考文献

《明史·成祖本纪》

《明史·方孝儒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