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个人成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

人生是一场修行,生命是一段旅行。当人们即将到达终点,回首过往时,有遗憾、有欣慰、有担心、有无奈,但临终遗言往往是很真诚的,正所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日本一位名叫大津秀一的护士,她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多位患者的临终遗言后,整理出了人们临终前最后悔的25件事。其中,排在第一名的就是: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1)

不谋而合,美国临终关怀护士博朗尼·迈尔在网上也发布了一个热帖,谈到人们走到生命尽头时最后悔的事情也是:“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的认知水平有限,一生都活在假象当中,直到临终前的那一刻,他们才突然领悟生活的本质。若是我们能够尽早看透人生的本质,也就可以少一些悔恨。

贾平凹和余华都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家,他们对待生活的“认知”,不同于常人,更加接地气,可惜很多人不知道。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2)

一、贾平凹对待生活的认知。

贾平凹说:“年轻时候,只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年纪大了以后,才觉得自己确实是微不足道的。我觉得每一个人不管在啥年代,他的生命过程都是一样的。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这个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成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人的认知和价值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些喜欢说“永远不变”的人,大都是自欺欺人,也将会被生活狠狠地打脸。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3)

年轻人,心比天高,都自认为是盖世英雄;但是把自己短短一生放逐于历史长河,微不足道,好似沧海一粟。人心智成熟的标准,就是从接受自己平凡开始,但平凡而不平庸,要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不管我们如何作为,最终都会离去,一切都会没有意义。所以说,生命不在于结果如何,关键是看过程是否丰富、是否精彩、是否无悔。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抓不住过去,也恭迎不了未来,唯有把握的就是当下。所以说,好好珍惜每一天,少一些悔恨和焦虑,多一些坦然和享受,才是最真实、最受用的。正如曾国藩所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4)

我们生于天地之间,如蝼蚁一般,丝毫不能左右天命,只好逆来顺受,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尽量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正如许三多所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在作家贾平凹看来,看淡人生,走好生命的旅程,让自己活得充实而自在一点,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只是悲喜交加、福祸相连,平常心看待就可以了。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5)

二、余华对待生活的认知。

作家余华在《活着》一书,通过描写主人公“富贵”充满坎坷的一生,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就是他对于生活的全部认知,很朴实,很真实,也很接地气。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明白“活着”这个词,余华还解释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的确如此,人情冷暖,世路崎岖,我们要经历挫折、成功、顺境、逆境、惊喜、悲伤,体味人间百味,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所有好与坏。只有活着,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好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6)

为什么很多人临终前悔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错误地活成了他人想要的样子。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们多忠实于内心,多听听灵魂深处的想法,才能活得更加无怨无悔,活出生活本该具有的味道。

在作家余华看来,生命就是指努力活着,而且自己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我们要多关注自己,不断发展强大内心世界,忍受住人生的酸甜苦辣,走完一生,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解读余华活着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7)

结语:

生命的意义何在?作家贾平凹和余华对于人生认知的回答,非常经典,是我见过的最完美回答。他们对于人生的这2种“认知”,不同于常人,但很真实,很接地气,可惜很多人不知道,也活错了方向。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活着就是生命的全部。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经常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来回摆荡。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求生是本能,活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说,我们不要为了外物而活,弄丢了自己,只是为了生活而活着罢了。

今日话题:

您是怎么看待“活着”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跟着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