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我早上吃完饭就出门了。
首先解释下“故事时间”指的是什么。比如我要写“我从早上起床到出门”这件事,它就好比是个故事。这个故事时间就是“从早上六点到八点”——两个小时(我从起床到出门花了两个小时)。
为了让你能够理解,我再说下“文本时间”。它就如你开始动笔写小说正文那个文本所用的篇幅。
延缓
我起床穿衣服(巴拉巴拉),刷牙洗脸(巴拉巴拉),下楼(巴拉巴拉),吃早饭(巴拉巴拉),拿包(巴拉巴拉),锁门(巴拉巴拉)。
你看,在用“延缓”的时候,文本篇幅较长——文本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当文本时间长于故事时间,这时叙述的步速就变慢了,所以叫“延缓”;“概要”的时候,虽然故事时间较长——故事时间长于文本时间。当文本时间少于故事时间,这时叙述的步速是变快了。
两个小时的故事时间,你讲得慢了,那么文本篇幅肯定较长。讲得慢,主要是加入了更多的细节。眨个眼的瞬间,慢下来写,写到眼睫毛里面有个泪珠,泪珠闪闪发光……这时眼睛还没闭呢,可文本篇幅还在增加。
文本时间=你;故事时间=小明。你们比赛跑步——一千米。你用的时间长于小明用的时间,即文本时间长于故事时间,是慢的,即是“延缓”;你用的时间少于小明用的时间,即文本时间少于故事时间,是快的,即是“概要”。
一个人一辈子可以用一句话的篇幅概括表达出来,这是“概要”;也可用一百句,甚至一万句话的篇幅来详细讲出来。
假如你写小说故事时,光用“概要”,那么写出来是没趣的,因为没有故事细节,就像看故事梗概一样,比较单薄。太快了,有的东西来不及去感受。
假如光用“延缓”这种慢镜头,虽然写出来的相对丰满,但这就成了记流水账了。太慢了,是可以感受很多,可会令人感受到腻。
所以要适当,即两者交替使用,既能感受到,又不觉得腻。不然就是详略不当,没有重点,导致读者产生一个疑惑——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场景
之前说到“概要”和“延缓”,是相对的速度,一个快一个慢。场景的速度介于它们两者之间,不快不慢。
好了,对于概要、延缓和场景这三个知识点,课后你们自己慢慢品。
省略
比如“我吃完饭后拿包锁门去上班。”
我“拿包”这件事完全可以“省略”。假如我拿包的故事时间是五分钟,用概要表达就是一句话的篇幅;用延缓,起码可以写十句话。要是用省略,就是一个字也不写。
假如拿包这件事对整个故事没有多大用,就可以用省略,不写。
停顿
还是刚才那个一千米的跑步比赛。当故事时间显然不移动,即小明显然不移动时,你也显然不移动,也就是停下来了,即“停顿”。拿包的故事时间是五分钟,但这会儿它显然不移动,那么就不好叙述“拿包”这件事了,即文本篇幅内容没有涉及“拿包”这件事。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文本时间等于文本篇幅吗?答:不完全等于,也就是文本时间是不完全等于文本篇幅的。
当停顿时,因故事时间显然不移动的情况导致文本时间显然不移动,是不能说这时就没有文本篇幅的,因为作者还可以叙述除“拿包”这件事之外的其他(内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