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高发期是什么季节(你听过冬天发大水吗)(1)

11月14日晚,罕见的冬汛洪峰经过湘江衡阳段。连日来,湘中以南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 来源:华声在线

11月10日以来,湖南湘中以南地区发生了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受其影响,湘江中上游发生了罕见的冬汛。16日凌晨1时,水位高达33.7米的冬汛洪峰顺利通过长沙水文站,距36米的警戒水位仅为2.3米。湘江洪峰在顺利过境长沙后,流入洞庭湖。冬汛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今年湖南会出现如此罕见的冬汛?

河流有冬汛,即说明当地河流在冬季水量补给增加,流量增大,形成一个汛期。这种河流所在地一般在冬季降水较多,如地中海气候区内,其河流的汛期多在冬春两季。

湖南是一个雨水丰沛的省份,该省的汛期主要是在4月至9月,跨越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唯独没有冬季。而冬季是湖南相对少雨的时期,也是当地江河湖泊相对的枯水期。“湖南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冬汛,而且11月份出现冬汛的几率很小。”湖南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谢益军说。据记录,1997年12月至1998年3月,在湖南中南部的株洲、衡阳、郴州地区的北部一带,发生了冬汛。2002年12月中旬,湘北和湘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冬汛。

谢益军说,从1981年到2010年这三十年的平均值来看,湖南汛期全省的平均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6.4%,全省冬季平均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3.7%。虽然湖南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与其他大部分省份比相对较高,但相比于春、夏、秋三季的降水量,冬季降水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最少的。

不过根据站点统计情况来看,在湘中、湘南地区的三十个县市的冬季降水量比秋季还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湖南的地理位置有关。谢益军解释说:“湖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理位置很特殊,处于青藏高原的下风方。在冬季,西风急流建立后,西风带被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支,由于湖南正好位于绕流西南风的前方,这就给湖南带来了更充沛的暖湿气流,使得湘中湘南的冬季和春季降水增多。”

“此次冬汛出现的原因除了湖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湘中湘南冬季降水量比例增加之外,还与近期的持续性降水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有关。”谢益军说。就往年而言,冬季本是湖南的枯水期,江河湖泊水位偏低。但今年秋季以来,湘中以南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多,共有20县市降水量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今年9月1日至11月16日,全省平均累积降水量321.7毫米,为历史同期第3高值;秋季以来暴雨频发,湘南16县市降水量达洪涝标准,降水强度之大为历史少见。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和印度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了输送到湖南地区的暖湿气流,导致湖南降水偏多,也就促使了此次冬汛的发生。“不过,厄尔尼诺现象只是导致气候事件发生的因素之一,多个因子的共同作用才会促使气候事件发生。”谢益军表示。

“其实湖南气象部门并没有‘冬汛期’这个提法,这是因为,一方面冬季总降水量和主汛期降水量相比大为减少,另一方面冬季出现强降水的概率也大为降低。”谢益军表示,但不提“冬汛期”并不意味着冬季没有强降水,特别是近些年来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在原本少雨的季节里出现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的概率也在增大。因此,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公众也有必要提高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文/黄彬 罗丹)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newweather.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