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的时候,父亲带着兄弟两人沿江东下,出贫瘠之地往京师去。这是苏轼二十多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虽是赴京赶考,时间却很充裕,父亲提前半年就带着你们出发,一路山川河流流程,访友美景,眼花缭乱,见识增长不少。

次年抵达参加应试,兄弟二人同榜及弟,轰动京师。那主考官乃文坛大豪,对兄弟两青睐有加,尤其是苏轼的奔放洒脱的文风,更让他赞不绝口,而父亲的著作亦被他推崇备至,传阅于朝堂之上。一时间父子三人名声大噪,正要大展拳脚,却传来母亲离世的噩耗。

苏轼经典词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苏轼(1)

苏轼与弟弟随父回乡奔丧守孝三年,归京后各地为官,离多聚少,在那个大文豪的举荐下,又参加了制科,这可是顶级人才之间的考试。苏轼的对策被评为三等,前两虚设实乃一流,被誉为百年第一,受任西京判官,四年后还朝,按例在留馆两年应得重用。可就当临近任满时噩耗再次传来,父亲驾鹤西去。

苏轼经典词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苏轼(2)

苏轼与弟弟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踏上回乡之路。三年后,兄弟俩回到京城,正逢那场巨大的变革刚刚开始,曾经的师友对新政的推行诸多不满,朝堂也已不是当初平和的模样,新旧两派势如水火,斗争裹挟喋喋不休,谁又能置身事外。苏轼上书痛陈心法之弊,触怒主持变法的当朝宰相,将苏轼贬离京师。没多久弟弟亦与他政见不和,被外放远方。

苏轼在江南之地治水赈灾,深受百姓爱戴,他们送酒赠肉聊表心意,求你照单全收,又将肉切块置烂,分与众人食,就这样远离政治,与民同乐也挺好。

苏轼经典词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苏轼(3)

唯憾父母先逝,又与弟弟天各一方,长自想念。苏轼上书申请调往与弟弟相近的治所,却被贬到更远的北方。茫然中又过了几年,兄弟俩已七载未见。八月十五那日,苏轼欢饮达旦,大醉!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无限惆怅,皆是对亲人的思念,对仕途的感慨。虽预言了那场变革的失败。却不知前路更加坎坷无奈,然在当下,只希望弟弟平安健康,虽相隔千里不得拒,却也能抬头共赏这一片月光。那年中秋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经典词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苏轼(4)

水调歌头 丙辰春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