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二十四节气。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作家余华的《活着》。

活着余华四部曲 活着余华(1)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凤霞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活着余华四部曲 活着余华(2)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逐渐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福贵给苦根煮豆子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生活当中呢,我们总会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满,抱怨工作的竞争残酷,领导的不赏识,1抱怨运气不佳,厄运总是如影随形,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感慨稍纵即逝的机会从手边溜走等等。但我相信,当你看完这本余华的《活着》,你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相较于主人公的命运,咱们生活中碰到的那些挫折意外真不算什么,当下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衣食无忧的时代,对生活里真正的坎坷,现实的苦难,没有任何概念。但是为什么内心里还是经常充满着自哀自怜抱怨生活呢?我们很多时候会因为一项稍有难度的作业,一次通宵加班,一件家庭小矛盾等就开始抱怨学习工作生活的沉重压力。人生轨道上一点渺小的意外,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应,导致自己痛不欲生,整天处于消极堕落的状态。然而活着这本书当中的主人公(富贵),经历了家族落败,社会变迁,亲人相继离世等一系列变故生活,生活给他开了无数悲痛的玩笑。但他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始终乐观的态度,即便孑然一身也要乐观的活着。这本书的作者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这本书的文字当中,没有煽情,没有渲染,只是平静地讲完了主人公受尽苦难的一生。

活着余华四部曲 活着余华(3)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职责。”职责,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I负责,去担当。所以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职责。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原先,《活着) 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让我们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面对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