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1)

帝尧者,字放勋,号陶唐氏。帝喾的儿子,帝挚的弟弟。尧的哥哥帝挚在登位后,国家治理得不好,于是尧继位,成为了五帝之一的尧帝。

尧,古唐国人,育于母亲家伊侯之国,母亲乃庆都。尧十三岁封于陶,辅导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继承了帝位,定都平阳。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2)

帝尧在位为政为民。在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还是部落的联合体,非常松散,基本是部落各管各的,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是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中一条制度很重要,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3)

尧还制定了历法。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与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帮助天下是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尧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至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让农耕文化飞跃式的发展。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4)

尧经常到民间访纳贤人,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尧访许由的故事为记载最多。许由,为当时的名士,他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他得知帝尧要来访他,便躲走了。恰巧啮缺碰到他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为逃避帝尧”。啮缺又问:“为什么呢?”许由说:“尧这个人轰轰烈烈实行仁义,我怕他要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有人吃人的事发生。老百姓吗?不难笼络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和你亲近,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为你所招来,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勤奋。作他们厌恶的事,他们就要逃散。爱护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义,那真诚实行仁义的事,借仁义取利的事多。这样的仁义的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实行,而且还会成为虚伪的工具。这种想用一个人的决断来使天下获利的事,不过是一刀切罢了。尧只知道贤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贤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贤人的人才知道这个道理。”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去拜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尧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光照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吗?名,是实的从属物,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会去代替烹调的。”许由在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田而食,终身不贪求帝位。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5)

尧当政后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 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 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6)

帝尧儿子子丹朱长大成人,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招惹祸端。尧想使丹朱归善,得稳其性,定期心。尧于是创造了石子棋(围棋)。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山河的道理。如果丹朱能明白了这些道理,接替尧的帝位是很正常的事。可丹朱觉得下棋太束缚人,一点自由也没有,还是我行我素,最帝尧把丹朱迁送南方。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7)

帝尧在位70年,尧老,帝位禅让于舜。舜代尧执政,登上帝位。尧让位要是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8)

世人评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

尧帝的十大传说(五帝之一尧帝)(9)

喜欢历史人物简传,请关注标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