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与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能直观反应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适量,物体的速度在变,物体的位移不一定改变。而物体的位移发生改变,物体的速度也不一定发生改变。但两者任何一者发生改变,物体的时间都会变,也就是说,时间是不受位移与速度支配的,但是它们三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首先来看最简单的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吧!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1)

在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中,平行与时间T轴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但直线的斜率都为零,但表示的物理意义又有不同,这在中学的物理中是非常容易令人混淆的。

在左图中,当位移平行于时间轴时,说明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时间怎么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给物体施加力,但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详细介绍,在此就不累赘了。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2)

在右图中,当时间平行于时间轴时,说明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也就是说,不管时间怎么变,物体将会一直沿着那个初速度运动下去。当然,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这种现象是很难发生的。

在左右两图中,我们取任意时刻为T,。就会有平行于时间轴的线于时间轴形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在右图中,封闭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这是由位移S=V*T的公式可以算出来的。

而在左图中,封闭的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实际意义,故而不做说明。

第二:将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进行有规律的引申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3)

对于这两个图,人们可能更能直观的看出斜线A与斜线B的斜率。在左图位移时间图中,斜线A的斜率等于速度,而且此时的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大小等于位移/时间。在右图中速度与时间图中,斜线B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即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其速度的增量相等,用公式可以表述为a=△V/△T。此时的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的运动就可以用右图进行反应出来。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4)

我们接着在时间轴上取某一时刻为T,。在左图中,T,A、0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同样没有实际意义,而T,时刻对应的位移量即为物体的实际位移量。而在右图中,我们在时间轴上取某一时刻为T,。则三角形的T,B、0围成的面积即为物体的位移量。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1/2a*h。其中a为三角形的底边,h为三角形的高。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5)

由三角形数学的公式就可以看出,物体移动的位移S=1/2OT,*BT,。即位移S=1/2V,*T,。其中,V,对应的是物体在T,时的瞬时速度。而又因为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加速度a=V,/T,,所以V,=a*T,。将此公式带入到位移S=1/2V,*T,中,可以发现,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量为S=1/2aT,²。

第三种情况: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6)

在左图中,在S'以前,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在S'后物体才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左图中,有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是,他们认为物体运动了一段位移S'后才开始计时的,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而在右图中,表示物体在做初速度为V'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梯形图的面积OT'BV'即为物体在运动了一段时间T'后的位移,即位移S=VT' 1/2aT'²。

第四种情况:反向运动

高中物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有何区别呢)(7)

在左图中,表示物体在沿着与假定正方向的反向方向运动。关于左图的物理含义,我们只需知道位移是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就行,与物体的运动轨迹无关。在右图中,表示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在右图中,物体的位移量S=1/2V'*T',此时的位移量只跟初速度有关,跟物体的末速度没有任何关系。

好了,本节就到了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