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

锣鼓书、浦东说书,

三林刺绣、龙狮、茶艺,

江南丝竹、浦东派琵琶。

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非遗文化

如今正在浦东的校园里生根发芽。

小布最近了解到,

浦东共有7所中小学(含中职校)

分批被命名为

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

它们都是谁?

传承的是哪些非遗项目?

赶紧随小布来了解吧

上海市新场实验中学

(原上海市石笋中学

非遗项目:锣鼓书

在千年古镇新场,基于浦东本土方言说唱并加上锣鼓击奏的乡土风格曲艺形式——锣鼓书,在一群学生中受追捧。2005年,新场实验中学(原石笋中学)就把锣鼓书引入校园,学校聘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锣鼓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谈敬德等艺术家“坐镇”,定期进校为师生开讲座,普及锣鼓书知识,并为部分师生授课,校内的锣鼓书专用教室和古镇上的“中国锣鼓书艺术馆”等,都留下了师生拜师学艺的身影。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2)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剧目上不断推陈出新,2012年创作介绍新场“桃花节”的《桃花谣》;2015年创作《雨花里的风采》,颂扬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友谊;2018年又创作《学区新气象》,展现新场学区师生齐心协力办好家门口学校的信心和决心。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3)

浦东新区三林实验小学

(原浦东新区联丰小学

非遗项目:龙狮

三林镇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每年端午节,三林实验小学的一群“小龙人”会选择这样过节:舞起手中龙,秀出少年志。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4)

2003年,学校成立了“三林实验小学龙娃艺术团”,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大杰担任教练。之后,学校在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以龙狮文化为主导的系列化课程,并把舞龙舞狮的基本动作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小游戏,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同时,为了增强龙狮课程的多样性,学校不断丰富龙狮文化的形式——七节龙、九节龙、肩龙、荷花龙等一应俱全。如今,学校的“龙娃艺术团”声名在外,龙狮精神也成为每一名三林实验人的精神支柱。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5)

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

非遗项目:江南丝竹

在陆行中学南校,另一项国家级非遗文化——江南丝竹被发扬光大。学校在民乐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江南丝竹传承系列校本课程。一方面,开发笛子、二胡、琵琶、扬琴、中阮、古筝等乐器的单声部课程,每年有12个班、36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学校开设合奏课程,鼓励学生在分声部学习的基础上自由组成小乐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年级、校级乐队。此外,每周五中午的“红领巾广播”,内容也是围绕江南丝竹的知识普及和名曲欣赏。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6)

2017年3月,学校牵头成立了上海市江南丝竹进校园中小学联盟,成员中既有浦东的中小学,还包括徐汇、金山、松江等区的学校和艺术团体。陆行中学南校编写的《江南丝竹通识》教材在联盟内共享。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7)

浦东新区教院附小

(原浦东新区教院附校)

非遗项目:浦东派琵琶

《琵琶行》中,白居易用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的音色;在浦东教院附小,这样的乐声时常会在校园里响起。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8)

学校与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打造浦东派琵琶传习基地,并以此为引领带动民乐特色建设。学校不仅多次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嘉庆到校开讲座,还编写了《玉盘切切海上情——“浦东派琵琶”传习读本》等民乐校本读本。去年,校琵琶团队受邀登上上海教博会的展台,赴东方绿舟参加“非遗技艺大巡游”,还前往上海大世界为公众开设非遗课程。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9)

上海市北蔡中学

非遗项目:浦东说书

“河塘里厢种莲藕,养鸡养鸭养奶牛……”10月14日举行的2019年浦东新区第十五届学生艺术节专场演出中,北蔡中学初一学生杨嘉懿等同学表演的浦东说书《农家生活乐悠悠》,赢得满堂彩。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0)

在北蔡中学,有一大批师生和家长对国家级非遗——浦东说书很有感情。因为不少师生和家长能讲浦东话、愿学浦东话,2010年起学校正式将浦东说书引入,经过10年深耕,浦东说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金字招牌”,在校每名师生都了解浦东说书的历史文化和表演形式,会哼唱一到两首简单的浦东说书作品。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1)

上海市新陆职校

非遗项目:茶艺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雅士以茶会友、品茗听壶,形成了优美绝伦的茶艺技巧,清静典雅的茶道精神。在新陆职校有这样一个社团,社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茶会友,体悟茶中之道,以茶感悟人生,这个社团就是新陆茗馨茶艺社。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2)

从茶叶的理论知识到冲泡技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和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并将此作为提升个人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3)修养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前来上海学习的青海果洛学生,也曾加入茶艺社团。他们将袅袅茶香从浦江东岸带到了青藏高原。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4)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

非遗项目:三林刺绣

三林刺绣以线细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著称,这一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如今在三林镇的一所中学落地生根。在上南南校的三林刺绣专用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刺绣绷架,每周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5)一二下午,区级非遗传承人周蔚纹会带着学生在此研习三林刺绣技艺。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6)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三林刺绣,学校将相关内容引入劳技课和美术课,由教师根据传习内容编写教案、资料,讲授三林刺绣的文史常识、艺术赏析和基础技艺。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手帕、书签等课程资源包,供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每年还会举办三林刺绣学生作品展。到了元宵佳节,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和学生家长等会被邀请进校,参观并体验包括三林刺绣在内的“民俗文化嘉年华”。

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7)

*以上学校按照获命名时间排序

编辑:沈丹

图片来源:学校供图

邮箱:pd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8)xinwenchu@163传承非遗校园活动(浦东7所中小学获评市)(19).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