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大气磅礴,意境深远,一种好男儿保家卫国,志在四方的情怀跃然纸上,每每读来都令人热血沸腾,然而诗中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世人一直争论不休,究竟是大将军卫青还是前军将军李广?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1)

王昌龄 (698— 757年),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盛唐著时期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其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2)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千古名篇《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3)

该诗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借鉴了隋代卢思道《从军行》中的“塞外征人殊未还”,面对这样的景象,王昌龄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边关将士,也指还在守卫边关而不能回归的将士,“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还不巩固,二是对边关将士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答案。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取自初唐崔浞《大漠行》中的“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不过在使用的语汇上有所改变,也直接抒发了边关将士为巩固边防和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的言外之意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战事不断、征人不还的局面,《出塞》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作者通过对边疆的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也是复杂的,既有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应以大局为重,所以才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铿锵誓言。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5)

这然而这首流传千古的《出塞》,其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究竟是指卫青还是李广,却引起了世人的猜测和争论,笔者在经过深度阅读及仔细推敲之后,通过三个方面的结论,斗胆的认为这里的“飞将”是指李广而非卫青,第一:李广少年从军,虽难封侯,但却久居边关,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互有胜负,匈奴人称他为“飞将军”,而后人也都以“飞将军”来比喻李广。第二:“龙城”是指卫青无误,皆因卫青指挥的龙城之战,扬大汉国威军威于匈奴,故后人大多用“龙城”来赞誉卫青,但西汉时期没有“飞将”一词,只有匈奴人口中比喻李广的“飞将军”,而卫青的职位是大将军,如果作者是单指卫青的话,诗中大可用“但使龙城大将在”或者是“但使龙城神将在”,由此可见诗中的“飞将”绝非卫青。

边塞四杰哪四个(三个证据指明出塞中的飞将)(6)

第三:《出塞》是作者以诗言志,描绘了自秦汉隋唐以来的边关战事,是广义上的比喻,诗中所涉及的人物也是泛指,众所周知,抗击和打击匈奴是一系列宏大的战争,是群策群力的事,如果说打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活都让卫青一个人干了,不要说难堵世人的悠悠众口,恐怕就连卫大将军本人也不敢如此的托大,作者是从宏观上讲述了延秦跨汉连隋唐近千年的边关战事,并将众多的名将巧妙的融进了一句诗词中,所以,王昌龄才会被誉为“七绝圣手”。在综合了以上三个结论后,我们可以确认,“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应该就是匈奴人口中的“飞将军”李广,如果诸君还有更精辟的见解,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