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痛经了,而且痛经也是非常常见的,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要多注意保健问题,不然也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应该选择一些艾灸的方式,因为经常通过艾灸也可以缓解,可以更好的去治疗,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的。

艾灸是调理痛经好帮手(温经散寒痛经马上消失)(1)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活血化瘀等作用,下面介绍下艾灸调理痛经常用的穴位:

艾灸取穴:

从神阙穴(肚脐)一直艾灸到曲骨穴,三阴交

神阙穴(肚脐)一直艾灸到曲骨穴

从神阙穴一直艾灸到曲骨穴,来来回回艾灸60分钟,每天1次。

三阴交

三阴交

灸三阴交穴小腿内侧,内裸尖直上4横指,胫骨后缘处,左右各一。取穴时,可以在小腿内侧,骨侧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施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合谷穴

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施灸方法: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次。艾灸时间:

月经前7天开始艾灸,等月经结束后再艾灸5天;

建议:

1,一定要注意保暖,禁食生冷;

2,每周喝姜枣茶2-3次,上午喝,月经期间最好每天上午都喝。

3,晚上艾草泡脚,水温以不超过50°为好,以身体微微出汗就好。

如果有痛经症状,月经期间,不管月经量多还是少,也可以按照穴位艾灸!对调理痛经很好!

痛经在发生以后,大家适当的通过一些艾灸的方式都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这也是非常神奇的那么这样的话真的是可以让痛经马上消失,而且可以更好的去治疗一些痛经的问题,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还是应该要多注意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