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战国的几百年间,一百多个诸侯国最终变成了七个诸侯国,合称战国七雄。在这战国七雄中,有的国家从弱小到强大,有的国家从强大到弱小,从弱小到强大的国家是主动进攻型,代表就是秦国。从强大到弱小的国家是守成型,代表国家是除秦国以外的六国。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1)

秦国:开关东出

秦国本是偏居西方的一个小国,公元前770年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这一年作为秦国的正式开国之年。周天子舍弃了关中之地,这里本是西周兴起的地方,因为西戎的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之后就把这块地方封给了秦国。所以从地理层面上来讲,周和秦都是兴起于同一个地方。

秦国在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国君是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并降服了周边的西戎,称霸西戎。秦穆公之后,秦国经历了五世之乱,直到秦献公即位局势才稳定下来。在内乱期间,秦国的国力衰退,从春秋五霸之一沦落为西方小国,在山东六国眼中,秦国是和西戎没什么区别的野蛮之国,谁都可以欺负秦国,尤其是魏国,魏国和秦国是世仇。战国初期,魏国是第一个中原霸主,国力相当强大,作为霸主就要有霸主的样子,第一要务就是打秦国。秦国在和魏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直到秦孝公即位。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2)

战国初期的局势

看过大秦帝国系列小说和影视剧的都知道,秦孝公即位时的秦国百废待兴,老秦人都穷得没钱花了,后来穿越到现代去贪污了几个亿,山东六国的士子都不愿意入秦。好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后来秦孝公颁布了求才令,商鞅入秦,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了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一下子打通了秦国的任督二脉,从此以后的秦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秦国了,秦国崛起了。秦国和魏国的河西之战,一雪前耻,从此震惊山东六国,得到了虎狼之秦的名声。秦国的主动进攻开始于秦惠文王时期,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即位之后虽然杀了商鞅,但并没有废除商鞅变法。魏国人张仪来秦国,任秦国丞相,张仪确立了连横的外交政策,开始了东出扩张之路。既然开关东出,那必然要与东出之路上的国家发生战争,秦国东出首当其冲的国家便是韩国和魏国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3)

对于秦国来说,是开疆拓土的正义之战,但是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呢?这算不算是秦国的侵略战争呢?包括后来秦昭襄王时期的远交近攻,秦始皇时期的灭六国之战,秦国是统一战争,那六国会认为是统一战争吗?

领土是守着守着就会变大吗?不会,秦国不仅要夺回曾经被魏国占领的领土,更要夺取六国的领土,灭了六国。所以,秦国采取的是主动进攻,秦昭襄王时期,相国范雎的政策是远交近攻,对较远的燕国和齐国选择结盟的办法,主要进攻与秦国相邻的韩赵魏三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得寸即王之寸,得尺即王之尺。”秦国的国土虽然很大了,但也没有一寸多余的领土,打下的江山都是秦王的,最后六国领土全部归于秦国,秦国按照自己的政治制度把六国领土设为了大秦的郡县。

现在我们反对侵略,反对战争,但是如果没有战争,哪里来的和平呢?止戈为武是我们传统的智慧。坐在自己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最后的结局就是一亩三分地也会被被人占了。

六国:守着祖宗的领土,越守越小

守成的最大代表是楚国,毕竟楚国自诩是南方超级大国。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4)

战国初期的楚国,领土最大

在战国时期,楚国、齐国、赵国、秦国都有过霸主的时刻。主动进攻的除了秦国还有齐国,齐国灭了宋国,但是招致了五国伐齐,强齐从此变成了弱齐。这里就有一个疑惑了,齐国和秦国的主动进攻怎么有不一样的结局呢?五国合纵攻秦,秦国越来越大,五国合纵攻齐,齐国就被打趴下了。齐国从此也成了守成,采取绥靖政策,对六国事务都不关心,一心一意地赚钱养家,连秦灭五国都不担心,最后秦国兵临城下,齐国直接开城投降。这样也好,对齐国和秦国来说,是双赢,齐国的百姓没有经历像其他五国那样战争的摧残,秦国的战士们也不用经历最后的战争了。所以,齐国到底是不是智慧呢?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必须是。

楚国就和齐国不一样了,在战国七雄的战争中,楚国没有主动进攻过其他国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被其他弱小的国家联合起来攻打,所以六国合纵只是一个劲的针对秦国,对同样是超级大国的楚国,却没有合纵过,反而楚国也次次参与到合纵大军中去。但是,楚国的领土却越来越小了。

在春秋时期,楚国是和晋国一样强大的霸主,晋楚争霸是春秋篇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了。进入战国初期,楚国本是七国中领土最大的国家,后来却被白起打的丢了国都,偏安一隅。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5)

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

之所以说楚国守成,一是因为楚国很少主动进攻侵略其他国家,二是楚国自诩超级大国,却每次和弱小的国家合纵攻打强国,合纵的国家各怀鬼胎,楚国也是一样,想在合纵中占到便宜,最后只能是送上门去被打。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6)

战国后期,韩国被五国包围

还有一个守成的国家,就是韩国。韩国是被迫守成,因为它实在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国家吞并,更别说想要主动进攻他国了。

韩国首先在三家分晋时分到的领土最小。其次,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处于中原交通要地,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甚至后来又和赵国接壤了,没有向外扩张的空间,只要韩国主动进攻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其余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瓜分了。所以,韩国是秦国经常攻打的对象,也是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7)

秦灭六国顺序

秦国灭六国的战争也可以说并不是侵略,因为七国共同属于华夏,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华夏的民族概念,这只是内战。周朝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共属周天子的天下体系之中,只是在周礼被践踏之后,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取代了原本的和平。

不管是进攻也好,守成也好,一个国家有强大的时候,也有弱小的时候,主动进攻也可能造成国家从强大变成弱小,由盛及衰。秦国灭六国后变成了秦朝,可秦朝也只是历经十四年的国祚便灭亡了。六国亡了,秦国也亡了,灭亡秦朝的汉朝也亡了。这时候就想起央视综艺《国家宝藏》楚国云纹铜禁那一期了,楚国公子子庚从墓中爬起来,听闻明朝的人说楚国灭亡了,不仅悲从中来,高声痛哭“我楚灭亡了,我楚灭亡了?”这时候一个有趣的弹幕滑过“不仅楚国亡了,秦国也亡了。”紧接着就是汉朝也亡了,唐朝也亡了,宋朝也亡了。

就像动漫《天行九歌》里韩非对嬴政说的那样,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就如同井底之蛙。

战国七雄的人口和兵力(进攻的领土越来越大)(8)

国家的兴盛与灭亡,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这些不过都是沧海一粟。国家在地球上,地球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古代由于信息闭塞,同一个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不能同时联系,所以国家众多,后来有了地理大发现,强大的国家占领弱小的国家,有的民族被灭亡了,有的文明消失了。强大的国家并不是永远强大,可那些被灭亡了的文明却永远回不来了,迦太基,印第安,玛雅文明……不进则退,西方世界的丛林法则虽然残酷,但是在任何时候却是实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