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景点人气榜第一名(潍坊博物馆)(1)

潍坊市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4月,1962年9月25日由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委员会批复成立潍坊市博物馆,原馆址在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的十笏园(1988年十笏园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20日潍坊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开馆,位于潍坊市东风东街6616号。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潍坊市博物馆是集文博研究、考古发掘、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占地面积2405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669.7平方米,仿宋古建筑的外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展馆面积11000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潍坊市博物馆2008年12月20日开始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日均接待观众1200余人次,年接待观众36万余人次。馆藏文物6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4件,二级文物75件,三级文物700件。

自2015年以来,潍坊市博物馆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开展“三创”为全馆工作重心,不断加强提高全馆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多措并举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全馆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研究氛围。

潍坊市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安全保卫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博物馆”、“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全省文物系统先进单位”、“ 山东省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潍坊市党员教育基地”、“潍坊市和谐创建示范单位”、“潍坊市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潍坊市博物馆目前的基本陈列有《潍坊简史》、《馆藏字画》、《潍坊民俗及民间艺术展览》、《石刻艺术长廊》;临时展厅为《腾云阁》。目前正在设计施工的展馆有《陈介祺纪念馆》、《名人书画馆》、《潍坊画都展馆》和《潍博大讲堂》,届时将向观众开放展示。

一、潍坊简史陈列

潍坊市博物馆现存文物3万余件,藏品的构成有历代陶器、青铜器、瓷器、潍坊古象化石、历代名人字画、民俗文物、古籍拓本、名人碑刻、石质青铜佛造像等。我们根据馆藏文物的数量和陈列条件,结合当今先进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及其现代陈列材料,以突出潍坊地方文物特色为主要展出手段,使潍坊简史陈列以时间为顺序,以文物、人物为引线,采用声、光、电及三维影视合成、超写实雕塑等高科技展示手段揭示了潍坊近八千年的发展历史。陈列共分文明初曦、三代英华、汉唐风韵、宋清撷珍与古城沧桑五部分。通过此展,可以了解潍坊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概况。该陈列曾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及省优秀陈列大奖。

二、馆藏字画陈列

潍坊自古为书画艺术之乡,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包括韩熙载、李成、张择端、冯起震、杨涵等在内的一批古代知名书画家,而清代潍县画派更是地方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枝奇葩。古字画展厅内容共分四部分:

1、 明代书画作品。

2、 清代扬州画派。

3、 清潍邑书画家作品。

4、 清代书法。

主要展出宋、明、清三代著名画家的大量精品,其中有唐伯虎、文征明的绢本山水画及“扬州八怪”的作品真迹,全部为书画精品,不少为一级品。如郑板桥的纸本兰石轴:纵137厘米,横162厘米,为目前罕见的大幅板桥真迹。这些稀世珍品对人民艺术的熏陶大有帮助。馆藏字画陈列即展示了馆藏仇英、唐寅、文征明、张瑞图、董其昌、刘墉及扬州画派中的金农、黄慎、李鱓、郑板桥、高凤翰等一批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的珍品以及潍坊当地知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

三、潍坊民俗及民间艺术展览

潍坊地处海岱,近山濒海,自古物丰民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尤其明清以后更是丰富多彩。民俗及民间艺术展览即利用馆藏民俗及民间艺术品,展示了潍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及民间艺术。民俗民间艺术展览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民间家用器具。

该部分用清末民国时期的部分民用家具和日常器物展示潍坊地区古朴的民俗风情,主要陈列有厅堂家具的摆设。

1、厅堂摆设。嵌螺钿大理石面书桌、清式扶手椅、条案、挂屏、花架、帽筒、博古架、文房四宝等。

2、部分民间工艺木雕:木雕渔家乐、如意、梳妆用具、民间工艺品、长命锁。

第二部分为潍绣饰品。

该部分集中展示潍坊刺绣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揭示“潍绣”的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和魅力。在继承古老的“齐都刺绣”传统之外,再现“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生机场面。“潍绣”以日用纺织物为主,多取寓意吉祥的图案,构图简练质朴,配色鲜艳明快,针脚细密,绣工精巧,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1、日用绣品:云肩、肚兜、秀囊、荷包、袖片。

2、人物绣片:吉祥图绣片等、官补、绣花鞋、扇带。

第三部分为民间工艺品。

潍坊历经几千年的苍桑巨变,勤劳智慧的潍坊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在历经几千年的巨变中保以继承和发扬。

1、潍坊杨家埠年画:二月二、男十忙、红楼梦人物、门神、镇宅神虎、寿星、七灶王、摇钱树等。

2、潍坊的风筝:龙头蜈蚣、鹰、凤凰、鱼、蜻蜓、蝴蝶、蜜蜂、鹤、螃蟹、天鹅、猫头鹰等。

3、高密“三绝”:(1)朴灰年画,作为我国年画群中的一个独特画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水墨为主,颜色不浓,有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代表作品:三皇姑下凡,王祥鱼,观音子,大肚佛,姑嫂闲话,踢毯子。

(2)高密剪纸,代表作品有:水浒一百单八将,十二生肖,福、禄、寿、喜等。

(3)聂家庄泥塑,立足本地风土人情,在其艺术造型上则大胆夸张,注重表神写意。泥虎、猪八戒背媳妇,泥狮、泥娃、化蝶等。

4、潍坊布玩:双头虎、狮子、大象、老鼠、小猪、小狗、针扎、毛头鞋、香包等。

第四部分为婚嫁民俗。

主要展示清末民初潍坊传统的一个婚礼场面,同时展示的还有迎亲仪仗场面。

1、婚嫁时用的六桌、椅子、床、被、服饰等。

2、迎亲仪仗:旗、灯、伞、瓜、棍、官轿、花轿。

介绍婚姻构成重要标志“举行婚礼”,婚姻又称“嫁娶”,女婚为嫁,男姻为娶,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大礼,通过该展的展示,让人们充分了解潍坊传统,古朴而又丰富的民俗风格。

四、石刻艺术长廊

石刻艺术长廊汇集展示了馆藏200余块碑碣、石刻等。它们上迄东汉,下至民国,既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又涵盖了地方家族,名人高士、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铁佛,有潍县石佛寺民众项礼摩拜的巨石佛,有冯起振、张瑞图、文征明、郑板桥及历代名家的石刻碑文,反映唐代安史之乱的“义葬墓志铭并序”,部分官员告示牌,涉及潍邑名吏,四大家庭等,“论古堂记碑”、“重建孔公祠记碑”,反映儒学大家在潍的传承与发展,县令招子庸的竹图碑,涉及潍县四大家族自清代的“创修家庙碑记”。还有郭思孚,陈介祺、张兆潜及学时名流刘嘉颖、王石经世的碑刻等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石碑、石刻,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这些林林总总的碑刻不啻一部浓缩的老潍县地方史。

五、潍博大讲堂

《潍博大讲堂》是潍坊市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它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举办宗旨,邀请全国各界著名专家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学术问题进行交流,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文化平台。该平台内容涵盖历史、艺术、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潍博大讲堂》举办的学术讲座以其较高的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儒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场所,让市民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和潍坊民俗文化,激励他们动手制作能力。使《潍博大讲堂》成为一个传播、交流、学习的大舞台。

潍坊景点人气榜第一名(潍坊博物馆)(2)

潍坊景点人气榜第一名(潍坊博物馆)(3)

潍坊景点人气榜第一名(潍坊博物馆)(4)

潍坊景点人气榜第一名(潍坊博物馆)(5)

潍坊市博物馆现存文物7万余件,藏品的构成有历代陶器、青铜器、瓷器、潍坊古象化石、历代名人字画、民俗文物、古籍拓本、名人碑刻、石质青铜佛造像等。我们根据馆藏文物的数量和陈列条件,结合当今先进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及其现代陈列材料,以突出潍坊地方文物特色为主要展出手段,使潍坊简史陈列以时间为顺序,以文物、人物为引线,采用声、光、电及三维影视合成、超写实雕塑等高科技展示手段揭示了潍坊近八千年的发展历史。陈列共分文明初曦、三代英华、汉唐风韵、宋清撷珍与古城沧桑五部分。通过此展,可以了解潍坊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概况。该陈列曾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及省优秀陈列大奖。

免费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时间:

夏季 9:00-17:00

冬季 9:00-16:30

请在发券处排队领取参观券,凭参观券及身份证入馆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