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1)

人气女神能挽救收视率吗?

现实是,再有口碑的演技女神也很难缓解观众们被尴尬剧情袭击的情绪冲击。

律政剧《玫瑰之战》拿出了袁泉,俞飞鸿两张流量女主牌,大女主人设妥妥的,职场气质也拿捏自如,但观众依旧不买账。假大空的悬浮剧情,雷同的女精英叙事套路,迎合低幼审美的滤镜妆容,剧视觉上没啥毛病,但感受上依然难以说明观众。

这几年,密集制造的国产剧中,女精英形象越来越多,投行女高管,女律师,女公关,她们不仅妆容精致,大牌加身,而且气质潇洒,走路带风。

大女主的高频产量颇有流量经济泡沫的既视感。这两年,互联网大厂们刮起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风潮,略显夸张的是,国产剧里的女主们早已走在了集体繁荣的前列,国产剧有望成为“共同富裕”的先行者。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2)

都市职场剧里,女主们又美又有钱,人均大平层,人手爱马仕,光鲜亮丽还不够,女主们赚钱还轻而易举。《心居》里童瑶扮演的投行女精英一个电话就搞定了笔提成700万的大单子,电视剧产业还未实现共同富裕,剧里的女主们早就富裕得不要不要的。

职场女性已是“共同富裕”路上的主力军,职场剧里的泡沫和浮华却上演得厉害;互联网时代不缺精英,缺的是精准呈现精英的影视化叙事。

互联网经济下的“大女主”商业势能

影视作品永远是反映时代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投射屏。看剧洞察当下,角色指向人生。

伴随在线视频行业的兴起,女性用户话语声量的扩大,影视剧里的大女主形象风起云涌。气质又酷又飒,有钱还美貌,国剧里新时代女性一扫十年前国产家庭剧中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形象,气场全开,英气十足。

新女性的焕发生机源于职场女性群体的崛起,她们不仅掌握了经济生产力,也获得了消费话语权。

互联网培养了庞大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也推动了用户互动参与的意识。编剧们对塑造大女主独立,有钱有貌的执念要归结于对年轻用户群体的取悦。

这种取悦让很多年轻的用户找到了爽点,她们对女主们敢于手撕渣男,潇洒搞事业搞男人的桥段乐此不彼。某种程度上,近年来批量复制的大女主形象似乎都落于到迎合用户心智的窠臼中。

早些年的影视化叙事中,女主通常是社会欲望和男性凝视的呈现。她们的集体形象是坚强,母性,善于牺牲和隐忍,充分迎合男权视角的审美喜好。随着以85后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生代女性受众成为在线视频平台的主流用户,女性角色的影视化创作进入到大女主视角的硬核叙事。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3)

进入到2010年左右,都市剧,职场剧里涌出一批精英女性角色,无论是职位title,能力,收入,容貌,个性都呈现出高水平的特质。

正午阳光出品的都市女性群像剧《欢乐颂》自2016年播出后火爆一时,剧中五美的角色设定对不同社会阶层均有投射,引发一波波社会话题的舆论热度。刘涛饰演的海归女高管成了都市剧某类高阶女性创作的参考模板:学霸美女,海外归来,企业高管,气质干练,疏离,身边有男神仰慕。

这类女性群像剧因为女主们具有鲜明的人物印记和时代价值主张,也被称为大女主剧。

冯小刚执导的《《北辙南辕》里聚集了海归白富美、潜力女演员、投行女大佬、全职富太太等高阶精英女主角色,五美女主们“含金量”过高让观众直呼“够不着的富人世界”。从人物设定来看,不难看出大导演对精英女性群体的华丽塑造和有意讨好,这背后是大女主剧源源不断的商业势能。

“用力过猛”的大女主们

在热门的大女主剧里,年龄往往不是界定大女主的核心要素。《我的前半年》里,马伊琍扮演的罗子君是个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袁泉饰演的咨询公司合伙人唐晶则是个有着丰富职场经验的事业强人,均属于成熟女性的类别。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4)

2020年女性群像剧的爆款作品《三十而已》,聚焦三个面临而立之年的女性经历,激活了当代女性独立的价值观讨论,也带动了舆论对社会阶层的议题聚焦。

相比较既往的角色塑造模式,《三十而已》的叙事路径和节奏相对清晰,角色设定也有代表性。

无论是顾佳代表的全职妈妈,王漫妮的小镇青年,钟晓芹的大城市妈宝女,角色均有现实坐标的参照,三个女主自带鲜明的标签属性,成长与嬗变均与婚变,情变的过程有关。

剧中也输出了不少经典台词,“都想避风,谁当港啊”,“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站得多高,而是看她蹲得多低”。“这是我当妈的修行”。

这正是大女主剧的一大亮点:除了高颜值,还有得制造金句的能力。《谁说我结不了婚》里陈数扮演的律所合伙人,不仅咄咄逼人,气场炸裂,而且金句频出,堪称金句女王。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5)

“同样一把刀,你想的是做饭,我想的是作战,去获取更多我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跟你的区别。”

“我做事情的原则就是,从利益出发它要不要做,从风险出发,它该不该博,从结果出发,它划不划算。”

“迟早有一天你要明白,人与人之间,如果有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不是像你现在这样子,一味地付出,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频上热搜的金句容易引发女性受众的点赞共鸣,但创作者对大女主的极致刻画也容易导致用力过猛,伤害用户的观看体验。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6)

《完美伴侣》高圆圆饰演的公关达人陈珊不顾生病的女儿,在发生车祸的情况下也要拿着方案去追赶甲方,争取到和客户当面沟通的机会。《第二次拥抱》里陈数扮演的资深纸媒记者在重返职场后也凭各种努力,以一纸方案获得客户的信任。

女主们这么拼,未免矫枉过正,背后也反映出编剧们职场经验的欠缺,仅靠方案就打通职场发展任督二脉的刻板认知与职场精英很难划上等号。这也导致编剧们笔下战斗力爆棚的女主们,离现实总是隔着一堵厚厚的玻璃。

显然,缺乏严密的叙事逻辑和现实语境,只靠密集的金句,很难让大女主剧里的精英形象落地。

荧幕不缺经典“大女主”

电视工业的高速发展批量生产了模板化的国产剧大女主形象,她们不是手撕渣男就是被家暴困扰,最终在闺蜜们的解救下走出婚恋困境,在职场中焕发新生。

都市女性群像剧呈现出模板化叙事的痕迹,《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玫瑰之战》,《第二次拥抱》,这些热门剧里充斥女主遭遇丈夫出轨的桥段。

家庭或情感受挫,女性友谊,职场倾轧,贵人相助,这些元素是女性剧中常见的叙事线索。只要对这些模块进行工业化的操作就完成一部女性剧的核心剧本。

雷同的都市剧剧情可窥见创作者思路的天花板。在创作者看来,似乎只有手撕渣男才能表现出女主们的成长力。各种短视频平台,满是女主大斗渣男的剪辑,看多了容易产生遍地是渣男的认知。需要制造低级的“爽感”去迎合女性观众,无疑是偷懒的创作视角。

女性成长内生力不足,是女性剧里独立女性形象无法产生说服力的根源。《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依靠闺蜜的帮忙找到工作,走出失败婚姻的泥潭,又依靠闺蜜的总裁男友实现职业女性的跨越。靠闺蜜,靠霸总,罗子君的独立人设很悬浮,没有内生抓手。

很长时间,国产剧里生长不出独立女性的身影,现实显示出创作群体的尴尬。20年前的屏幕上,不乏独立女性的经典演绎。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7)

《重案六组》里的季洁在男性围绕的职业环境中,女刑警的形象至今经典。她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业务能力俱佳。不仅性格直爽、倔强,在面对情感问题时,为了不破坏搭档间的合作关系选择舍弃个人情感,取舍间果敢又清醒。

大女主电视剧的看法(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8)

2001年的热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女主梅湘南的闺蜜刘薇作为另一条人物线,在呈现女性独立思考的主题上发挥着点题作用。她在写给梅湘南的信里告诉梅湘南,“有很多人与她有同样的遭遇。那些人的丈夫一辈子都没有改正。”她鼓励梅湘南摆脱施暴男主的控制,在职场上展现价值。

比起当下满屏的美颜和空洞高调的台词,20年前的都市剧里,勇敢独立的刘薇彰显了现代女性向往的经济独立,有独立意志,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大女主形象。

可见,国产剧里并非没有优质的大女主形象,只是在当下快节奏,同质化的创业市场中还需要创作者们用真诚和有表现力的角色去打动满怀期待的观众们。

END

关于账号主理人

跑过多年新闻,导过纪录片,做过投资。在内容生产和投资行业里洞见世相和人性。会批评更喜欢建设,喜欢有思维高度和看透本质的人。这里有碎片化的思考和生活随想,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