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学校的邀请,也感谢同学们和我一道共同探讨红楼梦这本书 今天的讲课,的确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难题我今年67啦,从来也没有讲课的经历,加上我这种山寨版的永修普通话,发音走板,讲的不好,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红楼梦为什么是一本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楼梦为什么是一本书(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

红楼梦为什么是一本书

首先感谢学校的邀请,也感谢同学们和我一道共同探讨红楼梦这本书。 今天的讲课,的确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难题。我今年67啦,从来也没有讲课的经历,加上我这种山寨版的永修普通话,发音走板,讲的不好,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我今天讲的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红楼梦究竟是部怎样的书?第二,红楼梦的全部秘密都在第一回。 第三,红楼梦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第一讲 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

一,红楼梦写作简介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 根据第一回的介绍,红楼梦的初稿是刻写在一块大石头上的,所以也叫石头记。当然,这只是一种魔幻夸张的写法,以后又改名为<<情僧录>>、<<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所谓的满纸荒唐言,就是他所写的这些都是与封建传统道德主流社会叫板 的,对撕的,砸场子的。那封建文人和统治者当然就认为曹雪芹是胡说八道,是满纸荒唐言了。曹雪芹从清朝乾隆年间,也就是1744年开始写作到1754年完成书稿,共花了十年时间,至今有260多年的历史,当初它那个只有80回,而且是个手抄本,为什么只流传下来前80回,后面几十回,不见了呢?这是因为曹雪芹有意腰斩了红楼梦,因为后半部分,越写越尖锐,触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道德观念。对于曹雪芹为何要腰斩红楼梦,我有一篇专门的考证文章。并得到各大网站和红楼梦粉丝的普遍认同。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二,红楼梦的研究概况

红楼梦完稿以后,首先是在朋友圈里相互传看,因为写得好哇。所以一传十,十传百,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广。就这样在民间流传了30多年,直到1790年左右传到了高鹗和程伟元手里,他们两个看了以后啊,真是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呀,他们对红楼梦疯狂和热爱,已经到了发烧级的粉丝,骨灰级的玩家。

我猜高鹗他们心里一定在骂:曹雪芹真不是个东西,弄出个这么样的东东,搞得他俩没日没夜的像个癫子似的,整天啥事也干不成,就看红楼梦。 他们想这么好的书,光我们两个人欣赏还不行。我们还得分享给天下的才子佳人草根百姓,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还有这么厉害的超级武器。于是他们开始搜集整理出了后40回,连同前80回刻印出120回,并把书名改为红楼梦。这下影响可大了,手抄本,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流传的速度很慢。刻印本它的数量就大了,几千本几万本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从这开始红楼梦一炮走红。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红楼梦》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这句话是说,你学的知识再多,看的诗书再多,如果没看过《红楼梦》,那也就不算真正的懂知识、不算真正的饱览群书。 很自然的因为红楼梦和封建传统叫板,很快被查禁。说他是一本诲 淫诲盗,有伤风化的小说。同学们呐,在那个时代,婚姻都是父母做主的。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属于伤风败俗,大逆不道。

但是人呐,就这么一个奇怪的动物,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是永远封杀不掉的。秦始皇不是焚书坑儒吗?中世纪文革等等不是也毁掉了很多文化瑰宝么?但这些人类的精神财富,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源泉和文化源头。红楼梦也是这样,屡遭查禁最终还是传到了民国。清朝统治的倒台民国的诞生。促使中国出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第二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繁荣景象。红楼梦研究也因此火遍了中国整个文化界。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能。出现了一大批红学大腕明星学者,胡适说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小说,王国维用人生即痛苦的观点说是一部解脱痛苦的小说,周汝昌俞平伯说是一部自叙体小说,蔡元培刘心武等索隐派更是扯得没边没影子,认为是影射反清复明废太子的宫庭内斗史。还有写续书的,考证曹雪芹祖宗八代的等等等,这些研究文章可以说排上了月球。

三,红楼梦在文学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红楼梦呢。第一,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总结。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儒,释,道,诸子百家和民间文化。儒,就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佛,就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家思想。道,就是以老子庄子哲学为主的道家。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出现的像墨子,管子,孙子等一大批的思想家。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包括春节元宵,山歌民情民俗等等。同学们记住啊,只有把儒,释,道,诸子百家和民间文化综合起来,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而后四者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红楼梦正是表现了这后四者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同时也深刻批判了孔孟主导的封建道统思想。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全盘否定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比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他即是文学也是美学具有园林建筑。也有,琴棋书画,既有中医星相,也有绣花烹饪,既有官场权谋,也有经商之道。等等。

第三,他写尽了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体。白话散文,诗,词,歌,赋,曲,诔,对联匾额,洒令谜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红楼梦是人类7000年最高的哲学智慧。也是人类文学史上最牛的小说。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书。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讲 红楼梦的全部秘密都在第一回

第二个问题,讲讲红楼梦的全部秘密就在第一回。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三大天书,第一大天书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写的尤利西斯。至今有很多很多谜团无法解开。还有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写的城堡,城堡的大结局也被作家烧掉了,那城堡代表着什么?至今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城堡这部书我总共看了三遍。前两遍就是直接看不懂。于是我不服气,就倒着看,从最后一章一直往前看,看到第一章,才略有所悟,但还是一头雾水。第三大天书就是我们的红楼梦。我们今天就是要试着扒开这本天书,看看它里面到底藏了有多少妖魔鬼怪和坑蒙拐骗的害人精。

第一回我总结了四句话:

一大幻境,

两个神话,

三则寓言

四大主题。

一,一大幻境

一大幻境就是太虚幻境。同学们注意啊,这个太虚,并不是曹雪芹子虚乌有凭空想象出来的。太虚这个概念,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道貌,在中国古代,也是宇宙的意思。太虚又名大虚, 太虚,是道貌。老子《道德经认为,道大而虚静。所以,这里的“太虚”实际上就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道德经》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但是,我们很多的红学粉丝认为,曹雪芹是写小说的又不是哲学家, 你有病啊?把个写小说的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事实证明在古代太虚就是一种哲学含义,一种宇宙景象。那,太虚幻境究竟有些什么东东?他总共有五样东西,有36501块巨石。有空空道人,渺渺真人。有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真是好奇怪啊,世间万物什么不好写,开篇偏偏要写这没有生命,没有色彩,没有半点抓人眼球的桃色绯闻!有意思吗?很有意思!我们想一想我们这宇宙.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宇宙爆炸后产生的无数的尘埃吗?这些尘埃,就是由石头组成的星云和我们天空中无数的星球。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坐在地球这颗巨大的石头之上!曹雪芹这开篇第一笔就让我们感到无比震撼。不可思议,在曹雪芹那个时代,太虚和宇宙这个概念是有的。但怎么知道天上星星就是由一块一块巨大的石头构成的呢?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巧合?还是他曾偷窥了康德的宇宙爆炸星云假设?这至今是一个谜,红楼梦又一个不可解开的谜团。

而这五样东西都采取了拟人的手法. 神瑛侍者他是怎么来的,他是灵河边上的,三生石边上的神瑛,其实这也不是一个人或者生物什么的。她就像我们修河河滩上一块普普通通的卵石,经过千百万年的风雨冲刷变成了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石瑛。于是曹雪芹就把他拟人化啦,称作神瑛侍者。降珠就是红色的珠子,暗示这是一株带着鲜血泪珠的仙草。除了这些,就剩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呐。宇宙太虚茫茫渺渺,所以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也是曹雪芹对佛家和道家思辨的一种拟人写法,在太虚幻境里是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的一个空旷辽阔的宇宙空间或者说是人的一种精神世界。

二,两个神话

再讲两个神话:女娲补天,神瑛侍者降珠仙草。 小说开篇写女娲炼石补天,炼成高十二丈,长宽 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 十二丈二十四友暗示一年十二个月和立春立夏等二十四个节气。三万六千五百,寓意一百年。

从大清帝国统一天下1644年到曹雪芹1744年开写红楼梦,正好一百年。换句话说,是大清皇帝花了一百年时间才补上了先前已经捅破塌陷了的老天 。 愚以为苍天已破有几层意思,一是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造成的社会崩塌,更主要在思想文化、人伦常秩的逐渐瓦解。 明末清初,是朱程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登峰造极时期,也是仕子庶民人性反抗最放开最无忌的年代。笑笑生的金瓶梅,冯梦龙编选的淫词艳曲民歌集《桂枝儿》、《山歌》和《三言二拍》,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蒲松林的《聊斋》,民风开放等等,都无不对朱程理学、科举八股、人性禁锢以致社会文化的合理性提出强烈质疑。

江河日下,苍天已塌,皇权子孙带领三万余名文臣武将补天。唯独落下一块废石日夜悲号惭愧,其实它不是惭愧,骨子里却是充满着鄙夷和不屑,这块废石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我们两前面讲了神瑛侍者是银河滩上一颗很小很小的石瑛。作者把它拟人化了,成了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也是拟人化出来的,在所有的植物中是查不到这种草的,我想它应该是植物中的紫草和还魂草两者结合起来的,是曹雪芹构思出来的的哲理化命名。?

‘三生石’,是佛教观念,指前世、今生、来世。‘西方’ ‘灵河’ 指西方极乐世界一条河。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 它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触动它五内郁结着的一段缠绵不尽之情,乃决意随同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泪水还他,以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草下世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是为林黛玉。所以全书把她和贾宝玉的关系称为“木石前盟”。“还泪”之说则预示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

原来“绛珠仙草”也有正、反两面:从正面看,是生在三生石畔的一株仙草;而从反面看,则是比喻一个人。这人就是黛玉的前身。

“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情动天地。梁祝彩蝶双舞;白蛇为了所爱的人宁愿终身被镇压在金山雷峰塔;牡丹亭梦中销魂的爱情缠绵;廊桥遗梦在生不能成为眷属,死后也要将骨灰寄给爱人,待爱人寿终后一道同睡共寝。这些生不能同床,死要同穴的爱情誓言,曾经N次震动着我们的神经。但是,红楼梦的爱情却要还泪。真正的神经,还泪算爱情吗?即便算,这又是哪门子爱情?这,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追问故事发展的悬念,而且引出一段闻所未闻的仙界涌泉之恩。作者经过神瑛和绛珠的故事讲述,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带进了另一种诗性:他们的爱源于前生灵河彼岸,源于美石和仙草天生自然的瑰丽,源于甘泉浇灌以泪还情的生命渊源。他们有生不能同床死要同穴的誓言,同时更有缘在天堂,爱在红尘,死归自然的另类境界.

三,三则寓言

下面讲讲三则寓言

第一则寓言是甄士隐小康富足人家,吟诗赏月,淡泊名利最后家破人亡堕入空门的结局,就是贾氏家族盛极必衰,贾宝玉皈依佛门的谶语; 甄士隐小女儿英莲的命运,也是金陵十二钗和天下女儿的命运; 贾雨村穷困潦倒、大红大紫的官场沉浮,就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社会腐败黑暗的一个社会约缩影。

四,四大主题

下面讲讲四大主题。红楼梦“小而无内,大而无外。”说它小,可以小到深不见底。说它大,它可以大到没有外沿。他的很多情节写的很深,就像一个盒子里套着一个盒子。一个故事里有无数的小故事,如果把红楼梦比作分子,那分子下面还有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说它大,它到了太虚幻境,茫茫宇宙。

红楼梦的内容,包容万象。我用四大主题来概括它。

第一大主题是佛说无相,即万境归空。

第二个主题是道家天生好自然。

第 三大主题是人本关照,大慈大悲。

第四大主题是质疑朱程理学,科举八股,禁锢人性,以及社会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1,第一大主题:佛说无相,万境归空

那佛说无相是个什么东东?就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等等进行发问。在佛家看来,人的一生是相当短暂的。短暂到就像万里黄河中一颗微小的沙粒,时间之水的一个泡沫,转瞬就消失了。比起永恒,我们眼前的3000大世界,车流人群,那不是真实的存在,那只是一个符号,是无相。所以佛家提出要修行,要修行到一个永恒的精神世界。

当然,佛教弟子断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否定现实人生的做法过度自虐,固然很残忍,太过绝尘,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加以批判。但佛学里有很多典藏中的哲学道理却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比如,释加牟尼这老仙人,两千多年的他,咋就知道有三千世界,宇宙无限那么大?现今哈勃望远镜证明宇宙诞生在137亿光年前,有数千亿个恒星系,一个恒星系里有数千亿颗星球。人类的存在不过三百万年,一个人的寿命才那么几十年,比起时闻的流水我们就像消纵即逝的一个水泡,就像天空中的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沒了,而且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宇宙爆炸就像绽放的烟花,终会灰飞烟灭,整个宇宙会坍塌,重新归于死寂。归于空。所以释加牟尼认为,比起永恒,人生不足掛齿,他要辞去王储,循入空门进行修炼,让自巳的精神世界融入永恒的宇宙精神中。

并非瞎猜,量子力学最新发现,宇宙意识是存在的,而且意识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同学们,千万别以为我在吓唬你们。别以为我是余江县王林大师专门忽悠明星大腕。这是量子力学100年来经过最严密的科学试验,所得出的结论。我有一篇专门研究量子哲学的文章。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

还有《心经》,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哲理,爱因斯坦和薛定锷两位大物理学家都认为佛教是最有科学性的宗教。

同学们呐,你们知道吗。红楼梦所说的,万境归空。已经在哈勃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和霍金的最新物理学弦论得到证实。

我们人的直觉经验,物质是一种有形的固化物体,但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的基本形是“空”和“无”,在宇宙中,星星,月亮,太阳,地球,山川,河流,大海,才占宇宙物质的4%。24%是看不见的暗物质,72%暗能量,科学家发现不仅宏观宇宙是空的,微观世界也是空的。 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和夸克组成。在人体的300个基本粒子中只有原子,质子和电子等少数粒子是稳定的。但作为最基层的200多个粒子夸克,寿命极短,转瞬即逝,你很难看到它的踪影。这就产生一个问题,那有形的物质究竟上哪儿去了,我明明有手有脚,有鼻有眼,有心有脑,大活人一个,怎么就变成了无形的“空”、“无”的我呢?霍金解释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始终处于震动的状态,我们难以观察到它的实体形状,这好比我们手持琴弓,在琴弦上运动,产生摩擦和震动,那手指不停按动的每个音符,发出的音响,就是我们眼前所有物质的真实面貌,它的有形实体既不是琴弦、琴弓和琴箱,而是他们震动产生的共鸣音乐。说到底,我们眼前的宇宙就是由不同音符组成的美丽交响曲。 同学们,你们说说红楼梦第一大主题佛说无相,万境归空,是不是很超前,很时尚,很厉害,很牛逼呀!

因为曹雪芹站的很高,看的很细呀,望得很远,看着很透,所以他写出的东西就大气横秋,气势磅礴。你想想我们站在云居山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望,可以看到鄱阳湖,可以看到长江,那种心情是多么的开阔,那种心情多么的舒畅,那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一点挫折,一点困难,一些坎坷就算不了什么啦。

所以,我曾把红楼梦比作一座华丽的建筑。它恢宏的空间,可以摆放天生好自然的红木家具,也可以装修人本慈悲的电视墙;可以裝点人情,人性,人心的精美壁画,也有琴棋书画的场所;有诗词歌赋曲的练歌房,也有写实、写意、魔幻、象征、暗谶、意识联想,散文诗化等等艺术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