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小时候,我觉得所有云都是熊的形状,别问我为什么。但我妹妹看见过兔子状、小孩状、火箭状,还有赛车形状的云朵。这些巨型的棉花糖在她的眼中拥有千奇百怪的形状。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凝视天空的时候,看着云卷云舒、变幻莫测。但大家眼中的云好像都不太一样,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云也不断在变——形状改变,移动,甚至消失。这些云好像是在通过变化同我们对话,讲述着世间万物的转瞬即逝。

现在,我坐飞机时还是会被高空中的云朵震惊,波音747在这些云朵的旁边竟然显得如此娇小。

如果你也喜欢观赏云朵,那你不是一个人。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个叫作“伊比利亚云朵观察协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常常举办一些国内和国际交流会议。其中有位最知名的会员——盖文·普雷特-皮尼正是《云彩收集者手册》一书的作者,同时也是云朵鉴赏大会的创始人。

他在著作中提到观察云并非如大众认为的那般无聊或无用,并且指出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类别:卷云、层云和恐怖的积雨云(也叫雷暴云,积雨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积雨云出现时常有雷暴、阵雨,甚至会伴有龙卷风)。

云到底是什么呢?实质上,云是地表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这取决于具体的温度)所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一般来源于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水蒸气。这些飘浮在空中的水滴或冰晶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在0.2到0.3毫米之间。当温度降低时,这些小水滴会凝结变大,直径可达1毫米,这时水滴会变成雨,落在我们头顶或伞上。

这也是地球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地表水分蒸发后形成云,云又会化为雨水降落回地表,重回地表的水分又可以进入下一个蒸发成云的循环。

云还起到了很多别的作用,如均匀分散太阳光能、调节地球表面的气温等等。地表上最清澈平整的表面能够反射的光照量被称为“反照率”,如冰面、雪地及云朵(有22%的反照率)。大约三分之一的阳光会被它们反射回去,无法向地面传递能量。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云朵也会带来温室效应——它会将地表散发的一部分红外线反射回去,但是两种作用的最终结果还是温度降低,也就是说降温的效应大于升温的效应。

云朵形成于大气气压较低的区域。热空气不断升高,并且随着抬升的过程降温,直到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为止。不同的高度、气温及气压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云。虽然云朵看上去都是凝结成一团、松松软软的模样,但实际上也是有区别的。就比如说,我还不知道孙悟空在《龙珠》里面的坐骑云是哪种云,如何能够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如果云是由水蒸气构成的,本质就是一种气体,按理说我们应该很难看到它,因为一般气体是没有固定形态的。那为什么云看上去是非常固定、成形的模样呢?当然如果真的无法看见云朵,我们会很遗憾。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云,是因为云并非气体,而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凝结而成的。当太阳光照射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会散射阳光,反射出白光,最终呈现出白色絮状的形态。

有时,这些云会呈现出深灰色,被称为“乌云”,是坏天气的预兆。这种现象是因为云中的水分密度很大,以至于光线无法轻易穿透,所以呈现出暗色。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乌云直径可达20千米,颜色极深。所以,当我们碰见黑云压城时,得赶紧回家。

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呢?表面看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好像很轻巧,我们仿佛用双手就能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片云。然而事实完全相反。

要知道云是由水滴组成的,水还挺沉的(1公升的水在正常气压条件下重为1公斤)。不信可以自行回想一下在超市买水的场景。显而易见的是,云朵的重量取决于它的体积大小,毕竟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云,此外还取决于云朵中的悬浮物有多少。

有趣的是,我们通常认为国际质量体系会用千克来衡量云的重量,但其实国际上常用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来表示云的重量:大象。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计算,平均而言,一朵云重约100头大象(一头大象平均重量为6吨),而伴随着暴雨的大型积雨云可以重达20万头大象。幸亏雨是一点一点落下来,否则对城市和乡村而言,这些云可称得上是“水炸弹”了,一切物品都会被砸个稀巴烂。

因为云是由无数个质量很小的水滴组成的,我们大概可以算出形成一朵云所需的水滴数:假设20滴水的体积为1立方毫米,那么一片积雨云大概含有24亿滴水。24亿个小水滴凝聚在一起,悬浮在空中,重量为20万头大象。但这朵云可能长得像一头小熊。

我把“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这个问题发表在了各大社交网站上。

这里有一些充满智慧的评论:

A:云不是水做的吗?所以1公升的云应该是1公斤重吧。

B:这可能取决于这朵云像什么动物了。

C: 6岁的罗伯特说:“如果不掉下来的话,云是很轻的,就像海绵一样。”

D: 我老公说:“你要告诉我你问的是哪朵云,然后我才能帮你算有多重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摘自《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四川文艺出版社

一头大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朵云等于几头大象的重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