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经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个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故事蕴含大智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故事蕴含大智慧(大智慧一一拔苗助长)

小故事蕴含大智慧

孟子曾经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个故事:

宋国有个农民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他决定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于是,一天,他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才停止。

回到家里,他气喘吁吁地说:“累死人啦!不过,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第二天,他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了。

这就是典故“拔(揠)苗助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我的感悟:

任何事物的成长发育都有它的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有时我们本身是好意,但是却适得其返,看到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

有一个小男孩,看见一个蛹正在破茧,他在旁边等呀等,可是蛹缓慢地兑身,几个小时过去了,小男孩看着实在是痛苦,他再也看不过去了,找来一把剪刀,将蛹剪开。这时,蛹中飞出一只蝶,但扑腾了两下翅膀,就一头扎到地上死了。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小男孩他并非含有恶意,但是他的行为却破坏了化茧成蝶的自然规律。

从蛹到蝶这个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不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阵痛,即使他借助外力成功破茧,也并不是一只健全的蝴蝶,所以就很难成活。

当我们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开始有规律的成长。3个月可以添加蛋黄作为辅食,可我们为了给孩子增强营养,偏偏2个月就给他添,他的肠胃还没发育健全,结果弄得孩子上吐下泄。孩子八个月学会爬行,但却非要孩子去学习站立,这就违背了孩子骨骼发育的规律,造成对孩子身体的伤害,这就是拔苗助长的表现。

另外,当孩子背起书包,走进校门时,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想想是否适合孩子,孩子是否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却不知道这样做给孩子无形当中添加了很大的负担。很多孩子因为这个原因,最后走上了绝路,让人感到惋惜。

我们应该给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快乐地自由的成长。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就给予鼓励支持。如果没有兴趣,非要强加,最终也是适得其反。

和孩子认真沟通,因为在他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解决,但不要强行干预,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要做那个拔苗助长的农夫。

无论从哪方面,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你看到朋友生活不如意,你想帮他一把,也要适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发展,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引导。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遵守一条那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自己还是对周边的人,都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