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男耘田,女织麻,孩童稚嫩学种瓜,诗人把农家农耕生活描绘得情趣盎然、活灵活现。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农耕文明充分发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耕耘这个词,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但在农业生产中,耕与耘是不一样的。耕,篆文字形由“耒"和“井”组成。《说文解字》注释耕字是“”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耕的本义是“犁也”,即用犁头将泥土翻松,以便下种或布秧。耒指古代用来翻地的犁头,并表声,“一曰古者井田”指古代的井田制,说明井在耕字中也有表意的作用。耘,形声字,从耒,从云,云亦声。《广雅》解释其为“除也”,耘字本义是指除草。

渔樵漫话(漫话耕与耘)(1)

春天来临,莺飞草长,气温逐渐上升,农家播种的季节到了。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耕牛犁地,是农耕文明的一大进步。农人们开始驱赶耕牛,将耕地耙犁翻整,以待播种,这是春耕必不可缺的步骤。耘田,是伴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需要进行多次除草。古诗云:“ 莫教稂莠败嘉禾”,道出了耘的目的,这里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耘田,北方也称薅草,这道工序至今还很难完全用机器来取代。古时的耘包括一耘、二耘、三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耘田的时节正值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人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 。

渔樵漫话(漫话耕与耘)(2)

随着时间的推移,耕与耘组合成词语“耕耘”,泛指农耕之事。《荀子》中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传统农耕,选种、耙犁、播种、灌溉、薅耘、收刈、打碾、舂碓……对于农人来讲,一年四季都有那个季节该干的活儿,农人与土地、农作物,在无数个节气轮换间彼此心心相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庄稼由嫩绿到深绿、苍绿,最后变成饱满成熟的金黄,变成种田人灿烂的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