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资产配置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时髦到有点被用烂了的地步。无论是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还是公募基金的广告宣传,似乎每个投资顾问或者基金经理都在大谈特谈资产配置。

大众投资者眼里,资产配置似乎等同于“这也买一点,那也买一点,将自己的钱分散开来”,还美名其曰“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似乎多买几只基金就是资产配置了。学院君从本篇开始,和大家详细地聊一聊什么是资产配置,并手把手地教给大家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01

啥叫资产配置

抛开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谈资产配置都是耍流氓。

广义上讲,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将资金分散投资于的一揽子金融资产上,从而在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风险和期限条件下,最大概率帮投资者达到目标收益率。

注意三点:

第一,这里说的“将资金分散投资于”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非常单一,风险偏好又合适,恰好用一只金融产品就能满足,那么就不必非得去进行分散投资。

第二,这里的风险、期限和达成目标收益的概率,通常是一个投资者需要进行主动权衡的过程,通过投资者自身对资金的分散配置,可以最大程度掌握这种主动权,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

第三,收益、风险和期限,是一个不可能三角,投资者要有取舍。不可能三角是指,市场上,不存在在长期能够同时满足高收益、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往往要在这三者之间牺牲其中一项,以满足另外两项。

如何高效做好资产配置(手把手教你做资产配置系列)(1)

图片来源:华兴证券

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做投资,本质是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承担风险和拉长期限,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市场上有几千上万的金融产品,他们任意几只做任意比例的组合持有任意时间,形成的投资方案有无数多种,资产配置的精髓就是投资者能够在这无数多种方案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权衡收益、风险和期限,最终以最大概率实现自己的投资回报。

02

资产配置有啥好处

正如上文中所言,抛开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谈资产配置都是耍流氓,资产配置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不是对每位投资者做资产配置都有效。资产配置,是对于那些有足够选择空间的人来说的。

比如,一位在校大学生,手头可能仅有爸妈给的几百上千块的生活费,仅够支付当月的开销。这类投资者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也就没有必要做资产配置。日常生活中多精打细算,节约开支,等存下一些钱,先放到银行存款或者货币基金,等资金宽裕了,再考虑资产配置不迟。

再比如,一位已经耄耋的老人家,除了养老金外没有其他的收入和资产(不存在财富传承这种需求)。老人家随时可能用钱,也可能随时再也用不到钱。此时,谈资产配置也完全没有意义。

资产配置,是投资者面临多个选择时,一种做权衡的思维,并不是教条。

投资,有成功的投资大师和失败的韭菜。但资产配置,只有合适不合适,不存在成功和失败。对于那些有多个选择,可以进行资产配置的人来说,资产配置有以下三个优势:

1、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进行风险和期限上的调整

金融行业有一个争论,为投资者进行量身定制投资方案是有必要的吗?发行几只标准化的基金产品直接让投资者买是不是就完全足够满足投资者需求了。

在很多基金经理眼里,只有一类投资者,那就是追求收益的投资者。这话也不能说有问题,毕竟大家投资谁不是为了赚个钱呢?

然而,这种认知是个陷阱,将结果等同于了手段,说了等于什么都没说。类似于一个人提问如何能够长寿?回答曰:保持呼吸就可以了。

哪个投资策略收益高是个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任意持有期限下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才是真正追求的。张三有10w元,最多能够投资3个月,因为3个月后,这10w块钱要给孩子缴纳学费。那么此时投顾和张三说我这有一只基金,锁定持有一年以上预期收益率高达20%,其实这只没有任何意义的。

首先,这种资产配置策略要锁定1年以上,孩子难道辍学一年?其次,即使没有锁定期限这种约束,这种期限不匹配的资产配置策略也可能在前三个月出现亏损,在之后九个月才会反弹,所以在3个月这个期限上,标准化投资策略的风险水平与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是无法匹配的。

现实世界的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时间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一个概率。投资者必须在自己的投资周期里最大化获得期望收益的可能性。

所以学院君认为,投资即使不用千人千面,但是也必须能够根据不同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和风险容忍度进行动态适配,而运用资产配置的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需求。

2、可以随着投资者的成长灵活变动,并且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匹配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

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是变动的,不仅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有不同的投资需求,在同一个时间,每个投资者也同时存在多个投资需求。

年轻时储蓄少但收入前景不错,虽然不能进行大额投资,但是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未来可期。同时,在这个阶段,年轻人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投资需求需要同步推进,在满足日常支出的前提下,留下的一些钱可以进行一些定投,同时为婚恋、买房、育儿等多个目标分别进行投资规划。

壮年时储蓄逐渐丰厚、收入达到巅峰,同时熬过了青年时结婚买房育儿等大额支出,支出的需求也逐渐下降,这时候投资者恰恰应该在晴天的时候修房子——开始为下一个阶段的人生进行财务规划,包括利用全天候策略对一部分资金进行10年以上的投资规划,再将一部分钱进行中高风险的增值投资,最后再合理利用保险规避一些极端意外风险。

老年时,由于收入不再增长,只有定额的养老金,所以在既定的收入情况下,如何最大效率利用自己之前的储蓄,过好晚年的生活,成为了最重要的资产配置目的。这时候,通过CPPI保本策略和滑降曲线规划,将暮年的现金流进行整理,是资产配置的核心目标。

如何高效做好资产配置(手把手教你做资产配置系列)(2)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以上这些投资方案的制定,单独靠一只或几只固定的基金产品,是无法达到的。

不仅如此,投资者在变化,金融市场更是时时刻刻在变化。不仅是权益市场每天都有涨涨跌跌,固定收益在长期也在波动。十年前,货币基金的年化预期收益可能高达5%以上,但十年后的今天,只有可怜的1.5%。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影响利率市场,我们十年前能买到的理财产品,十年后全市场都找不到了。这个时候,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方案也应该适时调整。在市场繁荣时配置更多权益资产享受牛市收益,在市场萧条时超配固定收益降低股票仓位规避风险。资产配置可以针对市场变化,将更多比例的资金配置在未来一定周期内配置在胜率和赔率都比较高的资产上,让投资者在管理自己的资产时更具有主动性。

3、信息更透明,对风险能够进行主动管理

相比于将自己的投资完全委托给基金经理,投资者对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会失真。基金经理在进行基金的主动管理时,通常会有比较明显的个人风格,即使是一个FOF的基金经理,其到底投资了哪些资产,如何进行的分配,调仓频率是什么样的,通常会有比较严重的信息滞后。投资者会对自己的实际投资风险产生误判。资产配置可以帮助投资者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投资风险,同时对各种交易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03

资产配置的准备工作——了解自己,并制定自己的投资纪律

资产配置必须以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为前提。投资者作为投资效果的最终责任方,必须合理的明确自己的投资需求,比如,基于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期望在未来什么时间点获得多少的现金流收入。资产配置的目标,是在投资者希望获得投资回报的时候,提供相应的投资回报。

此外,投资者也应该遵循一些基础的投资纪律,比如对于投资组合的止损约束,不要因为不舍得割肉而打破自己的投资纪律。还有对于盈利资产的止盈再平衡纪律,要坚决地贯彻下去。

当然,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还包括看完学院君的这个系列文章,下两期将会详细地介绍几种知名的资产配置方案,相信各位读者小伙伴能够从中了解到不少的资产配置小技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基于自身独立的判断,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于本文中任何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等的数据、报表、信息,华兴证券不就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