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少孤,隐居邓县隆中躬耕垄亩,善计谋,通兵法,留心世事,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

1.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善行无论多么细小也要奖赏,恶行无论多么不起眼也要贬斥。此言赏罚不论大小,都要严格执行。

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最经典的语录(诸葛亮十句传世金言)(1)

认罪态度好,并主动坦白罪行,即使犯罪情节较重,也是可以轻处甚至释放的;认罪态度不好,又为了掩盖罪行而狡辩,即使犯罪情节较轻,也要用重罚甚至处以极刑。

3.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赏罚一定要讲信任,有恶必予以惩处,有善必予以彰显。此言赏罚贵在严格执行,言而有信。

4.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最经典的语录(诸葛亮十句传世金言)(2)

善行无论多么细小也要奖赏,恶行无论多么不起眼也要贬斥。此言赏罚不论大小,都要严格执行。

5.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出自诸葛亮《南征教》。

出兵作战以征服敌军的人心为上策,攻破敌人的城池为下策。

6.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最经典的语录(诸葛亮十句传世金言)(3)

认罪态度好,并主动坦白罪行,即使犯罪情节较重,也是可以轻处甚至释放的;认罪态度不好,又为了掩盖罪行而狡辩,即使犯罪情节较轻,也要用重罚甚至处以极刑。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兴盛的原因;重用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灭亡的根源。这是诸葛亮劝说蜀汉后主刘禅之语,意在提醒他治国安邦要依靠贤能之士,而不能重用小人。

8.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书》。

诸葛亮最经典的语录(诸葛亮十句传世金言)(4)

我的心像一杆秤,自有定准,不能因人而异而作畸轻畸重的赏罚。此以秤作比,说明赏罚要有统一的标准。

9.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此语与《战国策》中所说“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同义,皆是说挟制天子在政治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10.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赏罚一定要讲信任,有恶必予以惩处,有善必予以彰显。此言赏罚贵在严格执行,言而有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