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开成石经》所刻,应是“是人”,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至于因何导致前些年的语文课本上书“斯人”,笔者尚不得而知,还望饱学之士能解一二。

讲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截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

《开成石经》之《孟子·告子下》拓片局部

《开成石经》是儒家经典留存至今最权威的版本,刻成于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距今1185年),故称开成石经。石经原立于国子监,刻‬有‬12部经典,共计114块巨大的石碑,作为天下‬学子的校对底本,引得‬天下‬学子‬竞相‬前来‬摹写‬。‬石经‬在‬宋时被‬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从此‬再‬未‬移动过‬,大家有兴趣不妨去碑林瞻礼。《开成石经》无疑是国宝级文物,能完整地保存至今,是我民族之幸,亦‬是我辈之福。

讲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截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

《开成石经》之《孟子·告子下》整面拓片

唐刻《开成石经》共12部经典,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请注意,这中间没有《孟子》,那时‬还‬是‬《十二‬经‬》。

到五代后蜀才首次将《孟子》列入“经书”范畴中,南宋朱熹再将《孟子》列入《四书》之中,这才最终奠定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十三经》也从此形成。所以,唐刻立《开成石经》时,《孟子》尚声名未彰,故未收录。

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等人集唐《开成石经》中的字样补刻《孟子》9石,补齐了《十三经》。

《开成石经》完整保存了儒家经典的最早版本,完善了儒家经典核心的内容框架,是经过几代人研究校勘核定的经典,是对儒家文献以及中国汉字极为严格而成功的一次标准化。《开成石经》亦是宋人所称“旧监本”或“古京本”,其影响巨大,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原典。

依据《开成石经》来判断应该是“是人”还是“斯人”,想来无需争论了吧。

讲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截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

西安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