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大年初二,宁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瑞芬同志接到上级的通知,社区10名工作人员全体放弃休假,之后她们就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在我眼中社区这些“阿姨”,自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以来,她们舍小家顾大家走在了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住户信息普查工作中,面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把家搬到了社区,连续加班排摸登记、信息录入,向居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排查重点人群、根据工作的需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团结路街道团结社区(团结西路街道宁和社区)(1)

社区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

说到社区居委会的这几位“阿姨”,每日下社区百宝箱里有的就是一本居民信息登记册,酒精、消毒液、体温计,心里想的全是居民的安危,属于自己的装备只有一个口罩、一副手套,就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普查中她们挨家挨户的敲开居民家的门轻声说道:“你好,我们是宁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来登记一下居民信息,请出示一下您家的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证件”,有的居民热情相邀:“进来坐坐吧,喝杯水慢慢说。”社区的工作人员婉拒到:“算了,算了,谢谢,特殊时期咱们就不进去了,在外头登记就可以了”,但有的居民也是非常的不理解她们,躲在屋子隔着门说闲话,不让社区工作人员登记······面对这些不理解社区工作的居民,她们会耐心的开启“居委会大妈”模式,反复强调此次疫情的严峻形势,提醒居民在家多开窗户,勤洗手,做好居家消毒工作,尽量少出门、不出门,做好自我防护。

团结路街道团结社区(团结西路街道宁和社区)(2)

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信息采集

面对登记回来的信息,她们又要进行核查分类,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15个网格,9000多人口,要在短短4天的时间内进行入户、走访、登记、核实、分类。彻夜核对信息,即使生病她们也只是去医院输完液赶回来继续工作,为了保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她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尽快的将居民信息统计出来。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饿了吃一口饼干,吃一桶泡面,继续进行工作。这次居民信息的摸排工作意义重大,它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核查返乡人员的重要依据,每个人都不敢马虎认真对待。

团结路街道团结社区(团结西路街道宁和社区)(3)

社区工作人员加班信息输入

摸排工作还在继续,她们又成了居民小区“门卫”,一把测温枪让她们化身成为最怕高温的人,她们认真核实着每一位进出小区的居民,严格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登记工作,耐心叮嘱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出门次数。若发现左邻右舍有外乡返银人员一定要让到社区进行登记报备。

团结路街道团结社区(团结西路街道宁和社区)(4)

居民小区卡点上的娘子军

又是天蓝蓝,阳光灿的清晨,但病毒的阴霾还是没有散去。她们又扮演起了“代办员”、“配送员”、“垃圾清运员”的角色。因为疫情原因,外地返银人员必须接受为期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她们需要根据居家隔离人员生活需求,进行生活物品购买、配送。

有许多隔离户都住在5楼6楼,搬运这些物品对社区“大妈”们的体力也是一种挑战。记得有这样一份清单:前腿肉二三斤、猪油1块、生姜半斤,黄豆芽儿1一2斤、豆腐皮2份、长茄子2个、西红柿3个,大白菜1颗,大米一袋......有谁知道她们是女生,也本柔弱需要呵护,而现在她们变成了超人,变成了能提能抗的“女汉子”。

团结路街道团结社区(团结西路街道宁和社区)(5)

社区的女“超人”舍小家顾大家

这就是我身边的社区工作者,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也是最普通的基层服务群体,她们没有制服、没有执法权,她们有的只是不断的走访入户,不断让居民记住她们脸,来夯实她们的工作基础,希望我们都能理解她们的工作,并支持她们。待春暖花开之时,期待他们能卸下口罩,过一个快乐的“三八”妇女节。


撰稿:宁和社区 刘杰

审稿:郭瑞芬 编辑:甜甜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