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已经很久没为一位“网红”的陨落而哀悼了。
近日,7岁半的狲思邈作为一只“网红动物”,它的死亡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可以发现,分享宠物日常的内容越来越多。
“当我回到家摸到猫,觉得自己可以原谅整个世界。”从这条网友对于养宠的评论里能够看出,这些毛茸茸的宠物提供给人们的除了陪伴感之外,还有一丝苦涩生活以外的慰藉。
但我们和宠物是否就是单向度的关系?宠物给我们安慰,我们又给宠物什么了呢?在它们成为宠物之前,它们首先是动物。在它们圆滚滚、毛茸茸的萌态背后,它们经历了什么呢?
用更直接、刺耳的一个问题:如果狲思邈不是因为丑萌,会得到人类的关注吗?如果宠物不够好看、不够萌,它们还会被人类选择吗?
今天的硬核读书会,带你走近我们身边的宠物,重新审视人类与宠物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已经很久没为一位“网红”的陨落而哀悼了。
近日,网红兔狲狲思邈意外去世。据饲养它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称,7岁半的狲思邈是由于进食鸡肉卡喉,不幸窒息而亡。
作为国内唯一被圈养的雄性兔狲,狲思邈“未曾享受过辽阔的野外高原,未曾呼吸过凛冽的自由”,它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被观看的一生。
逊思邈家族照片。/微博@西宁野生动物园
4年前,狲思邈因一场啼笑皆非的“戏码”走红网络。最开始因为交配行为被网友们大量转发和调侃,狲思邈连带着兔逊家族,甚至是西宁野生动物园便闯入了大众视野。
网友们也开始了“云”养兔狲的历程。逊思邈家族成了大家的网络宠物,人们乐此不疲地观看它们的日常生活,就像追剧一样沉迷。
云养宠跟现实生活中养宠的差别之一就在于后者要买粮,前者只需要花费流量。
狲思邈的去世,除了让人关注和反思网红化对一物种的影响外,也让人们开始试图追溯,当动物变成宠物后,历史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宠物又与人的生活如何息息相关。
宠物,从野外走进家中
虽说名字中带着一个兔字,但兔狲和兔子并无亲戚关系,兔狲属于猫科,和猫、狮子才是“一家人”。
自出现起,猫科动物用了很长时间才走进人的家里并成为高贵的“猫主子”。
以最常见的家猫为例,直到9000年前,人类才开始驯化它。最早的驯养痕迹出现在那时的近东地区。
当野猫发现人类的粮仓周围有老鼠及其它啮齿动物出没后,它们开始在周围埋伏,等待猎物的出现,而发现了这一秘密的人类,试图把猫变成一同保护粮食的伙伴。
在这之前,猫与狮子、老虎一起,仍然是代表着自然神秘力量的野兽。
“荒凉和令人恐惧的自然在野生动物和鬼怪的形象中变得具体。”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在著作《制造宠物》中写到,无论是欧洲和北美的黑森林,还是近东的沙漠和草原,人们都认为大地上皆栖息着残暴的动物与妖魔鬼怪。
《制造宠物:支配与感情》
[美] 段义孚 著,赵世玲 译
光启书局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8
它们成了人类恐惧自然的载体,是残忍的、无法捉摸的自然的象征。
公元前2500年,在首个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国家阿卡德帝国里,其国王使用的滚印上面就印着巨大、凶恶的野兽形象。
唐代,当中原人民南下,面对燥热、神秘的丛林,他们如此描写:“野象、隆隆雷声孕育的龙、兴风作浪的巨鳖,以及在水下洞穴中发光的巨大蜃蛤,混乱喧嚣。”
对动物亦真亦假的记录,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直到今天,这份恐惧似乎还刻在了人的基因里,没有消散。
《走出非洲》剧照。
2012年,英国工人丹尼丝·马丁和她的丈夫鲍勃在伦敦郊外的埃克斯乡下露营。夜幕降临时,穿过篝火的火苗,她瞥见一个影子。这位不速之客站在90米之外,丹尼丝叫来了鲍勃,后者拿望远镜细看,最终缓缓说道:“一头狮子。”
这句话像平地惊雷,把周围的人都炸开了。闻讯而来的警察挤满了整个营地,带着麻醉枪等待狮子的再次出现,直升机在上空盘旋侦查着一切,新闻报道也迅速跟上,推特上的网友们在荧屏的一边不放过任何消息动态。一场大型狩猎一触即发。
结果,一切都是一场过于张扬的误会。
那只“消失”的狮子,其实只是附近人家饲养的橘色家猫,只是体型比一般猫大了许多。当主人看见新闻时,他就猜到了结局。“毕竟,它是那里唯一的大块头黄毛家伙。”
人对动物的恐惧,部分也变成了敬畏。于是,动物神明就出现了。在埃及,太阳神荷鲁斯就有着猎鹰的形象。
而对猫的崇拜更是夸张。在希腊神话中,不仅太阳神的女儿巴斯特是猫的化身,所有的猫都具有某种神力,以至于如果一户人家中出现了死猫,家中所有人都要剃光眉毛。这还不够,人们还需要给死去的猫涂上防腐剂,运到布巴斯提斯城的神圣之地储藏。
古埃及也有犬神。古埃及神话中的死神阿努比斯,就是非洲狼的化身。壁画上,他长着狼头人身,接引并审判亡者,还承担着保护冥界的职责。
荷鲁斯、巴斯特、阿努比斯。/Wiki
与猫相同,狗也不是一天就成为了“人类最好的朋友”的。
早在500万到700万年前,真正的犬科动物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很久之后,人类才开始驯化它们。
在西方,最早的家犬化石证据是一个14000年前家犬的下颌骨化石,由此推断出狗被人类驯化的时间远晚于犬科动物出现的时间。
身为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从这时起,狗才“登堂入室”,进入了人类的家里。
在打工人与“贵族”间反复横跳
踏入寻常百姓家后,动物们并非一朝得宠。
摆脱了成为食物的命运后,以犬类为例,它们首先成为人类的狩猎助手和守卫。
在古代近东地区和欧洲,为了拥有更多适合狩猎的犬类,人们就已经开始控制狗的交配、繁殖,还有外观改造。
即便是如今被视为中产象征的贵宾犬,曾经也是狩猎的好手。“它似乎是一种轻浮和被娇惯的动物,除了作为玩物和社会象征,想象不出它还有什么用处。”段义孚的吐槽,在过去可不成立。在法国,贵宾犬曾被广泛用作猎犬,尤其是用于猎鸭。
叼着猎物鸭子的贵宾犬。/ Wiki
为了方便贵宾犬狩猎,法国人还给它们“做造型”。
早在300年前,人们就发明了“狮子剪”,把贵宾犬背上和身体后面的毛发剪短,使得它看起来很像一只鬃毛很多的小狮子。此举是为了让贵宾犬游泳更省力。即便是如今已成为贵宾犬时尚标配的“蝴蝶结”,早先也是为了让它在草丛中跑动时易于分辨。
《飞跃童真3》剧照。
几乎所有现在的宠物犬都有一个会狩猎的祖先。来自西班牙的斯派尼尔犬,就曾被训练用来打猎、捕鸟。17世纪的学者还记录了如何训练这种犬类的过程:教它躺下、贴在地上,以及在捕鸟网拖过身上的时候一动不动。
一切都在证明,历史上的宠物犬,只是全员打工人罢了。
猫也没好到哪去。被寄予捕鼠厚望的它们,总被人们赶去捉鼠第一线,甚至还背过黑锅。不少人认为中世纪那场闹得人心惶惶的“黑死病”之所以如此疯狂,就是因为猫的数量锐减。
1223年,教皇格里高利签署了一份名为《教皇之声》的文件,指控放荡的女巫和伪装成黑猫的恶魔路西法相互勾结。文件一出,欧洲范围内的大量猫陆续被捕杀。巧合的是,一个世纪内,瘟疫来袭,鼠患成灾。
但英国自然作家艾比盖尔·塔克在《人类“吸猫”小史》中鄙夷地驳斥了这一假说。没有人能证明教会及民众到底猎杀了多少猫,而持这一说法的人,也低估了猫的生存能力。“家猫是适应性超群的顽强生物,很难捉住且数量众多,几乎和老鼠的繁殖力一样强。”
《人类“吸猫”小史:家猫如何驯化人类并统治世界》
[英] 艾比盖尔·塔克 著,黄竹沁 译
楚尘文化 | 中信出版社,2018-4
在狗需要狩猎、猫需要捕鼠的时代,宠物身上的实用性大于情感、观赏价值。直到生产力提高到不需要宠物“做事”后,它们身上的萌宠价值才占据了第一位。例如,在宋代,平常百姓养犬做宠物就已不是一件稀奇事。
血统高贵或者体型巨大的宠物是人类身份的象征。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诗人提奥克里图斯记载了一次游行,在王公贵族身后跟着“很多野生动物,包括一只母狮”。
在托密勒二世的统治下,这种带有炫耀、显示自己权威性质的游行更加夸张:4头大象、24只雄狮、16只猎豹、2400条猎犬……以及各种奇珍异兽。
所有动物,整整用了一天才通过亚历山大城的体育馆。
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13世纪,冒险家马可•波罗来到忽必烈大汗的宫廷,看见一只雄狮对后者俯首帖耳后震惊不已。“狮子一见大汗便猛然匍匐在他面前,卑躬屈膝之态显而易见,似乎承认大汗是主人。狮子没有被锁起来,却安然不动,确实令人惊叹。”
新萌宠时代,被忽视的养宠阴影
“斯派尼尔犬本性深情,就此而言它超过所有其它生物,不论冷与热、雨或晴、日或夜,它们都不会抛弃自己的主人。”
17世纪的理查德•布罗姆写下的宣言,后来成为了人们对宠物犬的基本认知,即它们有着最可贵的一种品质——忠诚。
流行文化更是加深了这一印象。
1987年的经典电影《忠犬八公物语》改编自日本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只名叫阿八的宠物犬对主人忠贞不二,甘愿等待一生的故事。电影上映后狂揽54亿日元票房,成了当年日本影坛票房冠军。
《忠犬八公物语》剧照。
34年后,美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再次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取名《忠犬八公的故事》。这一次,这只宠物犬感动了全球影迷,赚足了眼泪。直至今天,电影里的小狗八公,仍是流行文化史上最知名的宠物犬之一。
21世纪,宠物迎来了它们的黄金时代。在美国,超半数家庭会饲养一条狗或者一只猫,又或是两者兼有。人们每年在宠物身上花费高达60亿美元。
而在中国,喂养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指出,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高达5806万只,宠物犬则是5429万只,部分家庭还是猫狗双全的人生赢家。
宠物经济不容小觑。仅宠物犬的市场规模就有1430亿,宠物猫的市场也超过了1000亿。曾经让人感到新奇的宠物酒店、美容、殡葬等新生事物,这两年也早已走进了大众视野,掏空了宠物主们的钱包。
社交网络上,宠物还成为了雷打不动的流量密码。
没有宠物的打工人在萌宠博主的图片、视频中“吸猫”“吸狗”,日复一日地贡献着流量,还有真情实感。
打工人云吸猫,贡献着流量和情感。/视频网站截图
一切的景象都看似如此美好,让人忽视了面对宠物时,人不仅仅只有单纯的爱。
“宠物的存在是为了人类的愉悦和便利。”段义孚犀利地道出,人与宠物的关系里,往往隐藏着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单方面的权力与支配。
在美国,大多数人喂养宠物狗只有两年或更短时间。等到它们不再小巧可爱,或者展露出令人感到厌烦的性欲、碍手碍脚时,他们就有可能抛弃,甚至除掉这些小生命。
如果说抹去生命是更暴力的支配方式,那么相比之下,人对宠物的改造则较为温和,甚至被许多人接受。
如今流行的宠物整形、美容,历史上早已存在。18世纪,当贵宾犬在法国成为时髦的宠物时,贵宾犬理发师应运而生。他们生意兴隆,挤在塞纳河河畔旁,为人们送来的贵宾犬设计、打理各种造型,例如蝴蝶结、同心结、各种字母等。
《律政俏佳人》剧照。
“狗一方面唤起一个人力所能及的最好品质——对虚弱和依附性生命的自我牺牲式献身,另一方面诱惑人以一种任性专断,甚至悖理的方式行使权力。”段义孚的描述,放在其它宠物身上也可成立。
面对宠物,人选择成为天使,或者魔鬼,有时仅仅在于一念之间。
《一条狗的使命》剧照。
参考资料:
1.《制造宠物》[美]段义孚 著,赵世玲 译,光启书局
2.《人类“吸猫“小史》 [英]艾比盖尔·塔克 著,黄竹沁 译,楚尘文化
3.《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