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1)

写过一篇关于十大元帅人选的文章 ,很多人让说说十大大将人选的问题,关于大将的问题自然要比元帅更复杂,因为大将比元帅低一级,自然会出现有些有元帅资格的人会授衔大将的问题。

元帅的资格三条:红军时期军团长及以上职务,八路军副师长以上职务及新四军正副军长,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及一级军区正职: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2)

达到元帅资格未来授衔元帅开国将领:肖克(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6军团长,120师副师长),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徐海东(红15军团军团长),许世友(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肖劲光(红5军团政委)王震(红6军团政委),吕正超(晋绥军区司令员),王树声(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宏坤(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

以上人员,张云逸,徐海东,王树声,肖劲光四人以元帅资格入选十大大将,落选52年评定职务:肖克(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许世友(山东军区司令员),王震(铁道兵团司令员),王宏坤(海军副司令员)

55年授衔大将的标准:红军时期军团级,抗战时期八路军旅长或者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师长,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副职,55年授衔时总部或军校及兵种司令。

红军时期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叶剑英/刘伯承,政治部主任:周以栗/杨尚昆/袁国平/王稼祥

红1军团:参谋长:陈奇涵/左权,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朱瑞

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李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黄克诚

红5军团:参谋长:赵博生/陈伯钧、政治部主任:刘伯坚

红8军团:参谋长:唐浚/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红9军团: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涛

红10军团: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

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关向应

红2军团:参谋长:孙德清/李达,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张子意

红6军团: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王震(兼)

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陈赓/曾中生/倪志亮,政治部主任:陈昌浩(兼任)

红军时期牺牲了太多优秀的将领,但是以55年授衔大将的职务标准也就只能是以上人员。

55年参与授衔的人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与刘伯承均是元帅,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李达上将,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陈赓大将与倪志亮中将。军团级参谋长或者政治部主任:元帅一人罗荣桓,大将三人张云逸,粟裕,黄克诚,其余陈奇涵上将,郭天民上将,李涛上将,陈伯钧上将。罗荣桓元帅与粟裕的红军时期资历差不多,所以粟裕授衔元帅也不是没有可能。

抗战时期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3)

八路军旅长:115师343旅旅长陈光,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120师359旅旅长陈伯钧,129师385旅旅长王宏坤,129师386旅旅长陈赓

八路军6个旅长中徐海东与陈赓授衔大将,陈光因为种种原因未授衔否则肯定要在大将中占一席因为要体现的红一主面军红1军团的贡献。张宗逊因为红2军团的卢冬生苏联学习未到职,所以张宗逊属于从代任变成实任。如果卢冬生参与授衔肯定是代表红2 军团的大将,那么许光达肯定会落选。陈伯钧是由红5军团参谋长转任红6军团军团长临时担任职务,很快就转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359旅旅长由副旅长王震接任。王宏坤作为红四军军长129师385旅旅长,应该是要授衔大将,但是只是上将,这中间自然有些故事。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4)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师长:第1师师长粟裕,第2师师长张云逸,第3师师长黄克诚,第4师师长彭雪枫,第5师师长李先念,第6师师长谭震林,第7师师长张鼎丞。

新四军6个师长除彭雪枫牺牲之外,粟裕,张云逸,黄克诚授衔大将,其余3人均入先大将人选,因地方工作未能授衔大将。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时期的野战军副职只有3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赵寿山因为地方工作未授衔,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司令比副司令高一级授衔大将,张宗逊也是大将主要人选。

55年授衔时职务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5)

四大总部:总参谋长:粟裕,总政治部主任:谭政,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总军械部部长:王树声

四大总部的总军械部是1954年成立的首任总军械部部长王树声授衔大将,建国后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粟裕是第二任总参谋长,建国首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谭政是第二任总政治部主任,建国首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1954年11月病逝世,如果没有病逝应该在元帅中占一席,因为黄克诚作为第二任总后勤部部长授衔大将。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6)

兵种: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公安军司令员罗瑞卿,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防空军司令员周士第,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渠,铁道兵司令员王震

兵种方面只有海军,公安军,装甲兵的司令员授衔大将,其中很多人认为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应该授衔大将,但是刘亚楼红军时期资历不够。当时许光达谦让大将时认为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更应该授衔大将,因为他是兵种司令同时又是红6军团政委,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7)

四大军事院校:解放军军事学院(校长:刘伯承),解放军政治学院(校长:罗荣桓),解放军后勤学院(校长:李聚奎),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长:陈赓)

解放军军事学院与解放军政治学院的院长都是元帅兼任,陈赓作为哈军工的创始人授衔大将,解放军后勤学院校长李聚奎本应该也是大将,但是55年授衔时调石油部工作,属于地方工作不参与授衔,后来1958重回总后勤部担任政委授衔上将。

开国十大大将中的粟裕,谭政,黄克诚,王树声四人属于授衔时总部正职,肖劲光,罗瑞卿,许光达三人是授衔时兵种正职,陈赓是军事院校的正职。徐海东与张云逸属于是有元帅资历但没有实职的特殊照顾。

十大开国大将的排名有两种正式排名:一种是以功绩排名,一种是职务排名,最常见的官方排名是功绩排名

排名一: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排名二: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十大将最年轻的大将是谁(55年授衔十大大将的人选)(8)

第二种排名是以当时职务进行排名,授衔现场的排位就是第二版本的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