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道感情的坎是劝不过去的,即使有,那就再多个人来劝。这其实是多数人感情的现实写照,说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至死不渝,有时在时间面前也就慢慢地随风而逝了。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常常让人肝肠寸断,不想再看第二次。但是贾宝玉是个“多情的种子”,被批书人称为“情不情”,对任何一个年轻女儿都可能“留情”,对任何没有生命的事物都“用情”,尽管专情于黛玉,但总感觉又有些口是心非。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宝玉曾对着黛玉起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这是非黛玉不娶的誓言。

红楼梦第107回摘抄(没有一道感情的坎是劝不过去的)(1)

宝玉失去通灵宝玉,糊里糊涂之时,凤姐以“偷梁换柱”计促成了“金玉良缘”。当宝玉发现新娘非黛玉之时,曾吵过、闹过,在贾母、凤姐、袭人的哄劝下,加以药石之效,糊糊涂涂慢慢地屈服于现实了。

宝玉听说黛玉已病逝后,倒是有些真情流露,“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昏死了过去。不过他这昏死过去,一则是思念黛玉过去所致,二则也算是去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为气,生前聚之,死则散焉。常人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罢。”

······汝寻黛玉,是无故自陷也。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阴司,除父母之外,图一见黛玉,终不能矣。”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为宝玉指点迷津之人告诉宝玉,黛玉无魂无魄,乃是上届仙人,如要相见,还需潜心修炼。这给宝玉找了个多大的台阶,黛玉是死了但没有消亡,只要好好活着、潜心修养,若有缘肯定能再见面的。这就是说,我宝玉不能死啊,为了见黛玉,我得好好活着啊。

有了仙人的指点,宝玉渐觉神志安定,活得也就坦然了。最懂宝玉的袭人关键时候还有一劝:

更有袭人缓缓的将“老爷选定的宝姑娘为人和厚,嫌林姑娘秉性古怪,原恐早夭。老太太恐你不知好歹,病中着急,所以叫雪雁过来哄你”的话,时常劝解。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再多方劝说之下,宝玉是什么反应呢?

宝玉终是心酸落泪。欲待寻死,又想着梦中之言;又恐老太太、太太生气;又不得撩开。又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玉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闹也闹了,哭也哭了,在众人的劝说之下,宝玉终究是迈过了黛玉这个坎。我觉得不用因此攻击宝玉什么,我们周边不也多是这样的人嘛,这样的宝玉不是更真实一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