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客特德·卡钦斯基德克里克堡垒(连环杀手纽约疯狂炸弹客-乔治)(1)

乔治·默特斯基,美国炸弹客,他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在纽约市多处公共场合放置炸弹制造恐怖威胁,他至少放置了33枚炸弹,其中22枚爆炸,15人受伤。同时,乔治·默特斯基还是以早期的犯罪心理画像分析技术逮捕的罪犯之一。

乔治·默特斯基出生于1903年,有两个姐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担任电工专家,回到美国后,他就职于联合爱迪生公司。

联合爱迪生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合并公司,刚成立不久,结集了19世纪以来供应纽约电力的数家子公司。

1931年9月5日,默特斯基在工作中的时候,汽锅热气突然引发了火灾,虽然医生并没有在他身上发现任何严重或永久的伤害,但默特斯基坚持认为这场灾害使得他身体受损,并提出工伤赔偿。

刚开始,公司让默特斯基在家休养并支付他病假时期薪资。但时日一久,公司认为默特斯基怠忽职务,于是将他解雇,并把他从薪资报酬的行列中删掉。

默特斯基对联合爱迪生公司做出的决定心怀不满,再三上诉,要求永久伤害赔偿,称该意外使他患上了肺结核,但申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之后,乔治·默特斯基开始变得沉默安静,然后,突然消失了。

1940年11月16日,在曼哈顿州爱迪生发电厂的窗台上,发现一枚由铝管粗制的炸弹,炸弹放在一个木制工具箱里,幸运的是它还未引爆,裹着炸弹的是一张手写的字条,上面写着“骗子爱迪生公司——这是给你的”,在字条的最后,签名是“FP”。

因为纸条包裹着炸弹,调查人员推测这枚炸弹是一个哑弹,很可能是一个恶作剧,因为一爆炸,纸条会被销毁,那样的话,留下纸条就显得毫无意义。

一年后,另一枚炸弹装置,裹着羊毛袜子,在爱迪生公司第十九个街道办事处前匆匆扔下,这枚炸弹也未被引爆。

对于这种情况,调查人员感到很困惑,这是恶作剧?还是恐吓?

由于前两次炸弹都会引起爱迪生公司的注意,乔治·默特斯基感到很沮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让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出于挫败还是某种扭曲的、合理的爱国情怀,乔治·默特斯基决定取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炸弹袭击,并将一封从报纸上剪下来拼成的的信件,送到了新闻界,向警方承诺不会在大战期间发生炸弹袭击,信件的最后也是用FP签名。

在1941年至1951年之间,乔治·默特斯基信守了承诺,没有在放置炸弹,虽然他一直写信给报纸,警察、平民,指责爱迪生公司。

1951和1956之间,乔治·默特斯基把几枚炸弹放置在公共场所,如电话亭、图书馆和公共交通中心,让炸弹藏在储物柜和公共厕所内。有一次他还在电影院里安放炸弹,他打开椅子的装饰物,把炸弹藏在里面。

他还向“纽约先驱论坛报”发了一封信,内容是手写的大写字母写成的,用的是一张普通信纸,在这信件中他表示,他将继续放置炸弹,直到爱迪生公司被绳之以法,为他所做的恶意行为负责。这封信还描述了两个炸弹地点,其中只有一个隐藏了一枚炸弹。

毫无疑问,在这段时间里,乔治·默特斯基制造的炸弹袭击让纽约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每个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毫无人身安全感可言,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炸弹客的下一个猎物。

由于乔治·梅斯基斯留下的线索极其稀少,除了几张署名FP的信件,似乎就没有什么了,这对调查人员来说,要找到这个炸弹客是非常困难的。

就在警方束手无策的时候,在1956年12月2日傍晚,就在这个喜庆的圣诞之夜,位于布鲁克林区的派拉蒙戏院又发生了爆炸,造成六个人受伤。

炸弹客肆无忌惮制造的恐怖威胁,重重的刺激了警方高层,纽约市警局局长史帝芬·甘乃迪宣布:警方将全力逮捕嫌犯,誓将歹徒绳之以法。

在利用了一切所有传统破案手段,一无所获后,纽约警局犯罪实验室的处长兼检查员郝华·费尼决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

郝华.费尼带了两位侦探去拜访格林威治村的一位犯罪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詹姆士·布鲁塞尔(Dr.James A.Brussel)博士。

当时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这种与文明背道而驰的研究能解决真实生活中的事情,但费尼却抱着一线希望。

他问这位精神病理学家:是否能够从爆炸现场或爆炸方式,分析推论炸弹客。

布鲁塞尔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对案件作了如下推断:

1、罪犯是男性。因为以前制造并放置炸弹的人都是男性,无一例外。

2、罪犯年龄在50-60之间。F.P认为爱迪生公司害他生病,渐渐地认为整个世界都同他过不去,人一旦为这种思想纠缠,就变成了“偏执狂”。根据心理分析,偏执狂有潜伏期,在一个时期内病势发展缓慢,但是一过35岁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罪犯放置炸弹已经有16年了,所以年龄应该在50岁以上。

3、爱迪生公司曾对罪犯有过不适当的处置。偏执狂都很爱护自己,在行动时都认在自卫。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有缺点,而把遇到的麻烦归于别人,尤其是某个大组织。

4、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从清秀的字体看他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

5、不胖不瘦,中等身材,体格匀称。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类的体格、个性和任何精神疾病的发展都有关系。其中偏执狂85%具有运动员的身材。

6、工作一丝不苟,属于模范职员。从清秀的字体和干净的信纸,推断罪犯的工作态度一定不错。

7、不是纯粹的美国血统。“卑劣罪行”用的不够美国味。他还把爱迪生公司写成“Society Edison”,而不是美国人常用的“Consolidated Edison”的缩写“Cons. ED”。

8、是斯拉夫人。对仇敌采取报复措施在各国都有,但是地中海沿岸的人多用匕首,斯堪的那维亚人用绞索,斯拉夫人用炸弹。

9、信仰天主教,并定时上教堂。斯拉夫人大都信天主教,所以罪犯应该信仰天主教,并定期上教堂,因为有规律是他的习惯之一。

10、居住在布里奇来特区(位于纽约和韦斯特斯特之间斯拉夫人聚居区)。匿名恐吓信不是在纽约就是在韦斯特斯特投寄,因此罪犯的住所可能在两地之间。布里奇莱特是两地间最集中的斯拉夫人居住地。

11、一定受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有恋母情结并憎恨父亲。男孩子在幼年时会由于恋母情结而憎恨父亲,偏执狂一定会这样。他经常反抗父亲,并一直那样生活。反抗父亲的权威到后来转变为反抗社会的权威,这就是他到处放置炸弹的原因。

12、独身,没有女友和男友,与年长的女性亲属共同生活。由于失去母爱,所以他非常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人给他爱情和友谊,创伤一直没有愈合。所以他独身,没有男友或女友,可能连女性也从未吻过。他和年长的女性亲属共同生活,这可以使他想起母亲,得到慰籍。

13、衣着整齐、风度翩翩。一个偏执狂病人在衣着或举止上,都不愿意落在水准之下,因此他是个衣着整齐,风度翩翩的人。

14、居住在一个单独的院落中。制造炸弹必须有一个设备很好的工作室,不会妨碍邻居也不会被人发现的隐蔽所在。

15、身患心血管疾病。他一再声称自己是病人,他可能患癌症、肺结核或心血管疾病患癌症的话活16年的可能很小,换肺结核的话应该已经治愈了,所以他患心血管疾病。

最后,詹姆士·布鲁塞尔博士自信的称炸弹客被抓铺时,必身穿双排扣上装(当时一种普通样式上装),纽扣扣得整整齐齐。因为,他对新样式的衣服比较犹豫,所以穿着最普通的款式的衣服。

当布鲁塞尔博士做了以上犯罪侧写后,着实让警察们惊讶得目瞪口呆。

1月18日,星期五的晚上,一名女秘书找到一份记载乔治·梅斯基斯的档案。

乔治·默特斯基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加入海军,并受训成为一名电工,他生于波兰,是天主教徒,最后登记的地址是在康涅狄格州的瓦特伯利。和布鲁塞尔博士的犯罪侧写描述一模一样,唯一不合的是乔治·默特斯基患的是肺结核而不是心脏病。

四名纽约市的侦探开车到康涅狄格的瓦特伯利,敲叩第四街13号的门。

一名中等身材的男子穿着睡衣来应门,他就是乔治·梅斯基斯。

他对警方的态度很周到,当警方向他要笔迹资料的时候,他相当合作,笔迹和那些信件字迹吻合,毫无疑问,乔治·默特斯基就是警方要找的炸弹客。。

“F.P.代表什么?”警察问。

“公平竞争(Fair Play)。”乔治·梅斯基斯回答。

警方随后逮捕了乔治·梅斯基斯,让他穿好衣服准备到市区。

当乔治·梅斯基斯再度出现在警方眼前时,穿的是一件双排扣外套,扣得整整齐齐。

乔治·梅斯基斯随后被起诉,但是法院精神病学家发现乔治·梅斯基斯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为在精神上不适合接受审判,于是送到了医院。

1973年12月13日,乔治·梅斯基斯被释放,他搬回了瓦特伯利,一直住在那里,直到他1994年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