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穿山甲还存活么(再见野生中华穿山甲)(1)

深圳野保部门发布的记录到中华穿山甲活动的照片。

深圳晚报讯(记者 李晶川 徐娅) 2月20日是世界穿山甲日,深晚记者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采访时获悉,经过多年野生动植物普查,深圳野保部门已在深圳自然山地再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

时隔一年多正式发布

“实际上,深圳再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的具体时间是2019年12月31日凌晨,红外相机记录的拍摄时间是1时04分,地点在深圳的某个山地。出于保护和进一步调查的考虑,此前一直没有对外发布。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发现地有一个野生中华穿山甲种群存在。这也是在时隔20多年后,首次在深圳海岛以外的陆地区域记录到野生中华穿山甲。”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深晚记者在红外相片上看到,夜幕下的丛林中,一只成年穿山甲正在爬过一段地面上的藤蔓,被触发的红外相机发出的闪光让它的双眼产生了明显的“红眼”现象。据了解,当天晚上红外相机一共捕捉到两张中华穿山甲的影像,遗憾的是,由于中华穿山甲在相机前停留的时间太短,没有能够拍摄到更为完整的视频影像。

据悉,世界穿山甲日为每年二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发起,旨在让人们意识到穿山甲所处的困境,停止世界范围内对穿山甲的捕杀。

由于曾作为食物及传统药物,中华穿山甲在历史上遭到广泛猎杀,导致该物种在其原生栖息地均大幅减少,如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2020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这标志着当前在中国自然分布的中华穿山甲,以及据文献记载中国曾有分布的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将受到最严格的保护。

过去一年

广东6城市均有发现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年来政府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的加强、民众相关理念的进步,野生中华穿山甲种群已经呈现逐步恢复的态势。过去一年,广东至少在深圳、惠州、肇庆、韶关、河源、潮州等6个地市的野外监测拍摄到8只至10只中华穿山甲活动的影像。“此次在深圳再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种群,证明深圳栖息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取得重要进展,是深圳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对于这个接近功能性灭绝的品种来说,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位负责人表示。

新闻辞典 中华穿山甲

(学名:Manis pentadactyla)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中华穿山甲是白蚁的天敌,有“森林卫士”的美誉。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作者:李晶川 徐娅

来源: 深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