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篇问答的评论区见了这么几种观点:

御史不过是七品的小官,不值一提。

状元一开始得不到重用,都是要外放当小官的。

不外放的状元在翰林院编书,闲职很多年。

这些观点硬生生震碎我的三观,我想,这些筒子怕是对进士有些误解。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1)

今日闲来无事,小谢就明清科举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

幼升小,叫童试。能考上的人,称为童生。

小升初,叫院试。童生考中,称为秀才。

中考,叫乡试,也叫秋闱,三年考一次。秀才考中,称为举人。

高考,叫会试,也叫春闱,乡试后第二年开考。举人考中叫贡士。

公考,叫殿试,也就是皇上面试。贡士考完,称进士。

殿试不存在落榜(除非这个贡士不讲武德,自己搞事情),只排名次。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叫做进士及第

二甲人数不定:叫做进士出身

三甲人数不定:叫做同进士出身

瞎子都知道,一甲的这三个人,一定是前途无量了,那么他们该怎么做官呢?

《西游记》里,陈光蕊中了状元,皇上直接将他空降到江州。《梁祝》里,梁山伯中举后被朝廷派出去做小县令。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2)

难道就是这种做官方法吗?

我们来看三个著名人物。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状元。

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榜眼。

余有丁,嘉靖四十一年探花。

嘉靖四十一年,这三人进士及第,成为当时的焦点人物。这三人和以往的全国前三没有区别,一起进入了翰林院,担任翰林院编撰、编修。

翰林院编撰编修这个位子,可以说是为全国前三量身打造的。

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

换人话说,就是给皇上起草文件、讲话稿等公文写作,意识形态宣传稿的编写修改,给皇上开系列慕课。

有些人总觉得,翰林院一个小衙门,编撰编修一个六七品的官,又是抄抄写写的工作,这妥妥的冷板凳,闲职一个嘛。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3)

那么请用你智慧的脑壳想想,皇上要的文件、讲话稿,是用于什么场合的?皇家歌舞团开幕仪式致辞?年度最佳后妃获奖感言?除夕晚宴的主持流程?

编撰编修写稿子,不给材料,瞎写?不用参考范文?不用请示领导?在写稿子的时候,他都知道了些什么信息?看到了什么材料?接触了什么领导?

明眼人一看,这就是管培生,他虽然品级低,但你敢得罪他吗?这是领导重视的人才,专门朝内阁输送的,这种叫闲职?

我们继续看嘉靖四十一年的前三名。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考核期满,职务相对就会有变化。

第一名申时行,他的职位很快从编撰变成左庶子,这是东宫的职位,但申时行实际的职务是管理翰林院。

第二名王锡爵,他被派出任房考官,大致是让他去乡试、会试阅卷。因为他弟弟要参加考试,王锡爵就辞职了。注意是辞职,不是辞官,他的官仍然保留,只是不干阅卷这个职务了。

第三名余有丁,他也任左庶子,但实际职务是管理南京翰林院。

这时候的三人基本是平行的,很快就出现了差异。

申时行先在礼部担任礼部右侍郎(二把手),然后跳入吏部,任吏部右侍郎。张居正丁忧之际,推荐申时行入阁,万历五年申时行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年任内阁首辅。

余有丁经历较为类似,先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任礼部、吏部侍郎。张居正临死推荐余有丁入阁,万历十年余有丁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王锡爵因为得罪了高拱,仕途有些不顺。先是任两京国子监司业,贬到南京翰林院,又回到坊局,再升为国子监祭酒,詹士府少詹士、詹士。张居正嗝屁的时候,王锡爵在丁忧,万历十二年,王锡爵以礼部尚书衔兼文渊阁大学士(时余有丁去世)。万历二十一年任内阁首辅。

嘉靖四十一年到万历十年,20年时间,状元申时行就当上了首辅,探花余有丁进入了内阁。榜眼王锡爵也仅仅比他们晚了2年。

你敢瞧不起翰林编修吗?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就是进一流士的正常升迁方式,仕途仿佛开了挂,最快最清贵。

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阶,升迁之路相似,翰林编修——黄州府同知——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副使——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首辅。

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李春芳,万历十一年榜眼李廷机,大致都是翰林院,坊局,侍郎,尚书入阁的路子。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4)

状元被外放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大明第一个状元吴伯宗,被胡惟庸给贬到凤阳去了,后来回京做到了武英殿大学士。

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一脚刚踏进翰林院,结果搞“大礼议”,被贬到云南去了,后来就死在云南。

正德十六年的状元杨维聪,翰林院编修,后迁右春坊,因为卷入大礼议,被外放了。他的履历如下: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河南提督学校——山东布政使司参政——山西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南京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清嘉庆二十五年的状元陈继昌,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考核结束后外放了。他的履历如下:乡试典试官——会试同考官——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

被外放的状元多多少少有点问题,或性格缺陷,或运气太差,要么就是得罪了人。

一甲的三人都去了翰林院任编撰编修。

名列二甲三甲的,资质比较好的到翰林院任庶吉士,张居正就是以二甲第九名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来做到了首辅。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5)

清朝则增加了一项复试,叫做朝考,二甲三甲的复试之后,优秀的可以留任翰林院。

三甲第四十二名的曾国藩,以朝考第二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无缘翰林院的,在京授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在外授知州、推官、知县。

最次的仕途当然就是知县起家了,再没点人脉关系,扔到偏远的山沟里蹲着,没有政绩又没人记得,那就惨到没边了。

有些网友把三流进士的仕途直接套在状元身上,认为状元一定会被外放当小官,那状元和其他进士的区别在哪?为什么还要考第一?当然状元也有走三流进士的路子,比如杨维聪和陈继昌,没能坊局跳侍郎,只好辛辛苦苦做御史熬资历,以后升四品知府,升从三品参政,升三品按察使,再升从二品布政使,终极便是巡抚、侍郎、尚书。

最后说一说御史,某些网友嘴中不值一提的“小官”。

御史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毕竟是监察人员,选用十分慎重。

明初用新人担任御史,由于缺乏经验,新人一时难以承担察吏谏言的职责,正德年间就废除了。

当初无缘翰林院的那批人,三年后通过考核,可以担任给事中、御史,再进行一年实习,实习期满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庶吉士则不需要实习期。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七品小官不算什么,但他们的权力十分惊人。

只有七品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可以直接弹劾百官。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

出巡地方的御史,或巡查专务,如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农御史等等;或巡查各省,这时则称为巡按御史,可以考核比自己品级高的封疆大吏,还可以接受诉讼和信访,平反冤案。

明朝的铁御史李纲,任浙江巡按时,一口气弹劾了大小官员400余人。

康熙年间的郭琇,以七品之身弹劾二品的河道总督,升为左都御史后,又弹劾大学士明珠。这种行径在现代人眼中无异于找死。

但这就是御史。看似以卵击石,但你真把他们当成卵,那简直太可笑了。

御史中丞与御史大夫区别(翰林院编书是闲职)(6)

后记:

耗时两天,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外面的天已经暗下来了,我的领导在楼道悠长地叹了一声好热的天气。他走了,我还没有走,该死的天气让人不想离开空调。在敲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心中犹豫,这些文字是否存在意义,又也许,我说的也未必就是真实,谁知道呢?

如有错误,请指正。

--------------丸---------------

请关注作者:祁门小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