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
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无数人投身于农业研究之中,直到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问世,才解决了粮食问题。
据说,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的思路来源于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书。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这本书在国外被誉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而它的作者,便是有着“禾下乘凉梦”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1.
不看正经书的神童
万历十五年,宋应星出生在江西奉新县。
宋家是书香世家,宋应星的曾祖父宋景曾担任过工部,兵部,吏部三部尚书,只不过到了宋应星父亲宋国霖的时候,已家世萧条,宋父一生止步于秀才。
一生为秀才的宋父,把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
宋应星自幼便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其“数岁能韵语”,过目不忘的能力,深得老师和长辈们的喜爱。
17岁时,宋应星便不负众望地通过了县考,成为童生。
那时的宋应星所学非常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均有涉及。
这样一个天赋异禀,又勤奋好学的年轻人,若是能够一心读圣贤书,前途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可惜的是,宋应星却迷上了那些被视为“无用之学”的科技类典籍。
宋应星曾听人说,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书,渴望能有机会能学习一二。
为此,宋应星每遇到一个识字的邻居亲戚,都要询问他们是否有这本书。
后来听说镇上的一家书铺刚进来了一批新书,宋应星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书铺找书。
可惜的是,其中并没有《梦溪笔谈》,宋应星并没有答案,只好失望地离开。
在回去的路上,宋应星从一个行人包米粿的纸上,发现了“梦溪笔谈”四个字,连忙追问米粿的来历。
得知纸是从一个卖米粿的老汉那来的,宋应星一口气跑了好几里地,才从卖米粿的老汉那得到半部《梦溪笔谈》,并得知另外半部在南村的纸浆店。
宋应星又马不停蹄地赶去纸浆店,却发现另一半《梦溪笔谈》已经和其它书籍一起泡入水池,准备打成纸浆了。
眼看着梦寐以求的书就要离自己而去,宋应星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为了请求老板把《梦溪笔谈》捞上来,宋应星摸出身上所有钱,并且把衣服脱下来给老板做酬金。
得知宋应星求书的过程,老板被深深地感动了,赶忙让工人帮忙把书捞出来。
宋应星这才捧着湿漉漉的书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把书摊开,晒干,装订,才终于得到了这部心心念念的书。
放着圣贤书不去读,却为了一部“无用之书”大费周折,这个小神童看起来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
2
傻乎乎的读书人
随着年岁渐长,宋应星对于这些无用之学的好奇心与日俱增,经常偷偷溜出去向工人们学习技艺。
蚕娘们养蚕缫丝的蚕房,工人们酿酒做醋的工房,农工们插秧薅草的田里,都没少被宋应星光顾。
看到几个农工正在田边焚烧猪骨,宋应星便会急忙跑过去,请教这有何用处。
农工们对这位“不务正业”的小少爷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便告诉他水太冷了,给秧苗根部蘸些灰,这样稻子就不会拔节缓慢,延误秋收了。
宋应星略加思索,觉得是骨灰里含有肥料可以强壮稻根,这个发现这让宋应星兴奋不已,立马跑回家把了解到的知识记录下来。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凭借着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年轻的宋应星就对这些实用之学有了深入的了解。
兄长得知这些事情后,便教育他道:“读书人要端庄,不好好看圣贤书,成天摆弄这些无用之学,又怎会有出息。”
宋应星不以为意道:“我学不了端庄的圣贤,我要做田里的圣贤,学神农氏,教人们种好五谷。”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些无用之学在宋应星看来恰恰是足以为生民立命的大学问。
据说宋应星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梦见自己躺在像高粱一样高的水稻下面乘凉。
当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了,那天下的百姓也就不用再挨饿了。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决定了他的成就有多大。禾下乘凉,天下富足,也许正是靠着这样一个造福天下的信念,宋应星才能写出《天工开物》这部足以流芳百世的巨著。
3.
一本不受欢迎的书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以乡试第三名的成绩成为举人。
同年秋天,宋应星进京赶考,不第,之后五次赶考,依旧落榜。此时恰逢母亲重病,宋应星便打消了科考的念头,回乡侍母。
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屡次落榜对宋应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却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数万里的赶考路,让宋应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工农技艺,虽是次次落第而返但实用之学却满载而归。
崇祯八年,为了贴补家用,宋应星凭借举人的身份到分宜县任县学教谕。
眼看着朝廷连年大战,民生凋敝。宋应星决定为家国天下,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
为了完成天工开物,宋应星白天整理笔记编撰书稿,晚上查阅文献《考工记》、《梓人遗制》、《梦溪笔谈》等书籍都被宋应星一一研究过。
期间,宋应星还多次外出考察,为了便于人们理解,他把所见所得画了下来,《天工开物》中的一百多幅插图便是由此而来。
一个举人,不好好做学问,整天捣鼓这些“无用之学”,没多久宋应星便成为了全县百姓眼中的“傻子”。
直到崇祯十年,宋应星才将《天工开物》完成。这部书共分三卷十八篇,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工农技术,若是加以推广,对于百姓无疑是一大福音。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实用之书,却在出版时遇到了阻碍。
对于书商而言,那些文学类的畅销书才是他们喜欢的,再多也不愁卖。
但是《天工开物》呢,全书不作溢美之词、浮夸文章,记载的又都是种田,制盐等“旁门左道”,哪个读书人愿意看。
这也就算了,其他作者哪个不是费尽心机把自己的作品吹得天花乱坠。
宋应星倒好,非要在序中加上一句“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学而优则仕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共识,在书商眼里,宋应星的这句话足以劝退大部分读书人。
于是,书商们纷纷拒绝刊印。
无奈之下,宋应星只好自掏腰包,加上好友涂绍煃的赞助,《天工开物》才成功印刷出版。
不幸的是,《天工开物》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得到推广,甚至到了清朝还一度被列为禁书。
宋应星至死也没能看到这部书造福于天下。
结尾
有一种勇气,叫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一个所作所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时,他将承受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压力。
宋应星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他自愿放弃功名,在他人异样的眼神中,为世人留下了《天工开物》这部实用之书。
在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有一幕,年迈的宋应星和袁隆平院士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两位科学家透过一颗种子寻找到共同的梦想,这段跨越300多年的握手让人泪目。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从远古时代的神农氏、后稷,到300多年前的宋应星,现在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在用一生的努力,书写中国人数千年来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
正是有了这么一群人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才造就了我们如今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作者: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