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文/席亚洲】

最近《华尔街时报》报道称,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东执行的多次刺杀行动中,使用了一种代号AGM-114 R9X的导弹。据称, 这种导弹是基于基础版本的“海尔法”导弹(半主动激光制导),但区别在于将战斗部换成了6片很长的“刀片”,在靠近目标前的几秒钟展开,因此得了个“飞行刀片”的绰号(当然国内某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翻译成了莫名其妙的“飞行忍者”)而这种导弹的主要设计任务,是进行暗杀行动。

据称,在2017年2月消灭基地组织头目阿布·卡亚尔的行动中,照片显示他所乘坐的起亚轿车被CIA无人机发射的导弹击中,车顶被掀开,车内完全被摧毁,但是没有看到爆炸。另一名恐怖分子,贾马尔·阿尔巴达,曾协助对美国军舰“科尔”号实施自爆袭击,2019年1月在也门也被这种导弹切碎。

据华尔街时报成,这种导弹的研制是在巴拉克·奥巴马的授意下研制的,其墓地是减少附带伤害,其研制工作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AGM-114 R9X导弹被认为至少已经进行过6次实战,在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索马里,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华尔街时报外尚无独立消息源可以证实报道内容。

这种装置实际上是用来增加动能弹头的正面面积,弥补制导精度的不足——即使稍微偏离目标,也能确保与目标发生碰撞。

对于这种高速飞行的导弹,由于其动能极大,只要与目标发生直接碰撞,哪怕是用这样的“刀片”,也可以有效将自身动能传递到目标身上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

在美国21世纪的GBI拦截弹研制之初,其KKV也是带类似的“伞骨”的,用途和“刀片”一样,只是结构更简单了一些,长度也短了。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2)

到了后来,随着KKV精度的提高,到了实际服役的GBI和“标准3”的KKV上,就没有再采用类似的增加碰撞半径的设计了。

当然“爱国者3”导弹因为引导精度相对于采用红外制导,大气层外拦截技术的GBI、标准3不能比,所以它还是有一个“动能杀伤增强”,不过不是“伞骨”,而是一种将预置破片贴在导弹蒙皮上,用炸药推送出去的设计,类似于在导弹周围围一圈“此面向敌”,然后通过破片来杀伤目标。

上述的几种导弹都是用来反导的,其主要设想都是拦截飞行轨迹可预测的弹道导弹,因此其精度可以和高,实现直接碰撞。但如果考虑攻击会机动的目标,那实际上很难直接命中,就需要比较正常的战斗部了,至少也得是“爱国者3”这样的“动能杀伤增强”。所以在防空武器系统中,很少有采用动能杀伤战斗部——早年间美国空军发展的AIM-4“猎鹰”系列导弹设计采用了碰炸引信,但当然,这种导弹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败产品,在越南空战期间坑得美国空军欲仙欲死。

此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FIM-92“毒刺”导弹因为战斗部太小,一直没有装近炸引信,事实上大部分肩扛式防空导弹都没有近炸引信,通常使用碰炸,因为战斗部总共就那么点,非得直接撞上飞机才有足够的威力——当然万事有例外,中国的FN-6导弹就装了近炸引信,而且还相当有效,因为采用了高温合金弹片,可以点燃油箱——而最近美国的“毒刺”最新改型等则为了打无人机,也加上了近炸引信。不过这是小细节,和我们要说的主题没啥关系了。

在2011年法国空袭利比亚期间,也有个被当做笑话的事情,就是空袭进行几天后,法国海空军战斗机开始投掷混凝土炸弹。实际上……这并不是笑话,这些混凝土炸弹和“飞行刀片”一样,是用来实战,而不是吓唬人的,从高空投掷的混凝土炸弹直接命中的时候有足够的威力摧毁包括一些薄装甲车辆在内的目标。利比亚当时交战双方有大量的卡车、皮卡这类的车辆,混凝土炸弹更是有足够的威力将其砸毁……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3)

利比亚军队在大国,哪怕是法国这样的欧洲定义下的大国面前,也没啥抵抗能力,其陆军主力部队已经被高爆炸弹给蹂躏了一遍,当然自行火炮的顶部装甲可能也是顶不住高空投下的混凝土炸弹的,毕竟它的顶装甲也很薄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4)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5)

“国家地理频道”制作了一期关于混凝土炸弹的验证节目,从40米高度扔下来的混凝土块可以有效摧毁一辆汽车, 而其旁边的车辆不会受损——当然对于实战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精确命中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6)

利比亚战争期间法国使用的主要是欧洲导弹集团MBDA研制的SNPE激光制导炸弹,米级的命中精度对于激光制导炸弹来说小CASE了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7)

其实法军投掷的混凝土炸弹也不是专门研制的,混凝土弹体本来就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训练弹药,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上的人员正在搬运一枚混凝土炸弹,后面是F-35战斗机

使用动能弹药进行精确打击,在现代条件下实际上正变得越来越有其意义,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展出了BTS-8型125毫米横向效应增强弹(缩写PELE),实际上这种弹药和“飞行刀片”或者“混凝土炸弹”的功能类似,是用来对付轻装甲目标和工事目标,在城市巷战中,这种炮弹可以有效穿入通常厚度的混凝土墙体,然后通过自身膨胀效应爆炸产生破片,由于破片能量相对于炸药爆炸小得多,只对命中点一个房间内的人员目标进行杀伤。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8)

125毫米PELE弹

同时,它用来打轻型装甲目标可以避免“过穿”,同时弹体内又没有装药,其原理决定了弹丸只有在穿透装甲进入目标内部后才会膨胀爆炸产生破片,避免了现代高速穿甲弹内装药难以按要求起爆的难题,所以在打轻装甲目标的时候可以有效杀伤其成员和破坏车内设备而不会出现炮弹在敌人车上留下一个小洞然后飞了出去这样的尴尬情况。

除了大口径的125毫米PELE,我国也有12.7毫米PELE弹,用途也是相似的。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9)

PELE弹药在穿透目标后,内部弹性材料弹芯被压缩后膨胀,把外面的壳体炸开,形成大量的破片,不过这样的破片一方面很细碎,一方面速度较低,无法再击穿墙体,从而将杀伤范围控制在一个房间范围内

这样的弹药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在遭到突然袭击,来不及进行疏散的人口十分密集的城市中进行作战,发现敌人从一个窗口向外开火,那么就用PELE还击,可以有效杀伤目标房间内的顽抗分子而不伤及一墙之隔的邻居。

同时大口径PELE还可以在墙上开洞,根据德国使用120毫米PELE弹的试验结果,这种弹药能够有效切断钢筋,打出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0)

30毫米横向效应增强弹在墙上开的洞,如果用120毫米炮弹,就可以开出供一个人出入的洞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1)

德国120毫米PELE弹,既可以用来增强次口径穿甲弹的后效,避免过穿(上),也可以用来进行城市攻坚(下)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2)

我国的12.7毫米PELE弹,传统上12.7毫米子弹因为太小,容纳不了引信,所以无法实现击穿目标后在内部爆炸这样的效果,而PELE弹药的原理让这样的小型弹药也可以在穿墙后爆炸,大大增强杀伤躲藏在简单掩体中目标的能力

这种弹药虽然威力远不及我军已经大量装备到两栖战车上的聚能装药原理的攻坚弹(能击穿1-2米的混凝土工事),但是在需要控制作战烈度,降低对平民杀伤,同时快速消灭盘踞在城市中的少数顽抗分子的作战而言,有着相当的特殊用途。

既然能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卖,那么想来,自用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么你说这东西是为什么环境准备的呢?嗯,相信大家自己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3)

虽然台陆军部队制定了距离海边仅12公里的“抵抗停止线”,但这不是还有少数宪兵和海军陆战队号称要“化林口为格罗兹尼”嘛?图为台军宪兵部队进行巷战演练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4)

PELE弹药将可以有效的在减少附带伤害的同时有效摧毁抵抗

一枚导弹而已有那么夸张吗(导弹带小刀)(15)

在这种新型装备的帮助下,当初解放上海时因为不准在市区使用重武器而出现的我军伤亡就可以避免了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