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1.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各字母代表什么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重点)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难点)

一、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s/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2.实验设计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1)

3.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2)

4.设计表格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3)

5.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4)

根据之前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数据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5)

6.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7.交流与评估

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

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小结

一、同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它的平均速度是随着各段时间或路程的不同而变化的。

二、如果把变速运动分成几段,各段的平均速度都不一定相等。

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物体实际的速度有时比平均速度值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值小。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6)

1.如图所示,一列长为12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中考测量平均速度物理(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