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海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除了汽车和高楼,就是形形色色的人行天桥了。上海的天桥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当时为了解决人车矛盾、行人过街难等问题,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人行天桥建造。一座座天桥,拔地而起,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有不少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承载了独特的上海记忆。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座位于延安中路石门一路的人行天桥和它的守护队“上海勇为市容管理”之间的故事。

流浪老人乞讨遇暖心食客(流浪汉卖花奶奶)(1)

延安中路石门一路人行天桥,周围老式里弄居多,东侧紧邻延中绿地和延中广场。

不像流浪汉

每逢酷暑和严寒,天桥的拐角处就成为了流浪汉的避风港。这里相对舒适,少风少雨,铺一床被子,和衣而睡,就是一夜好眠。

印象中的流浪汉,大致都是满脸泥垢、头发结成块、衣服破烂不堪。可是,“勇为”队在这里巡逻时发现的流浪汉,却与众不同。

“去年冬天,我看到一个流浪汉,容貌整洁,衣着干净,围巾、大衣一样都不少。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来这里散心的附近白领,后来我发现他拎着一床被子在找睡觉点,就赶紧小跑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需要帮助吗。结果,他也不理睬我,只顾自己铺床睡觉。”队员小徐告诉记者,没办法,他只能按程序拍照上报,请城管来处理。

还有些流浪汉在天桥找不到落脚之处,就转而走向与天桥一步之隔的延中绿地。公园里茂盛葱郁的树木,幽静清凉,仿佛自成避暑胜地,正适合找个僻静角落里的长木凳,躺平、睡觉。“勇为”小分队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兜兜转转,找到从天桥“溜号”的流浪汉。

流浪汉的队伍里总会不时出现一些令人心酸的“过客”。“有次,我晚上在延中绿地里巡逻,发现一个头花发白的大爷,正蜷缩在一张硬纸板上睡觉。我一看,这怎么能行,地上那么凉,睡一宿还不得生病。赶紧把大爷叫了起来。”小徐是个热心肠,关切地询问大爷怎么不回家。这才得知,原来大爷是从外地农村来上海打工的,本以为投靠在工地上做工的老乡,会挣得一份不错的收入,没想到干了不到半月,就被辞退了。工资没拿到,身上钱也花光了,无处可去的大爷只能变成“流浪汉”。小徐听完,鼻尖忍不住一阵发酸,想买车票送大爷回家。奈何,大爷摆摆手,不肯回去,“我回家去没得钱挣,养活不了自己。我能干活。再找份工”。

流浪老人乞讨遇暖心食客(流浪汉卖花奶奶)(2)

人行天桥一景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流浪汉都会交由城管进行管理。等确认好流浪汉的身份之后,城管会联系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安排接收;外地户籍的,则先交由收容所进行过渡,等待遣送回原籍。

老奶奶只听我们的话

蹲在天桥边的卖花老奶奶也是小徐的“老相识”了。

老奶奶,上海本地人,背驼得十分厉害,坐在卖花小推车旁边,也不吆喝叫卖,低头静静地制作着白玉兰花环,七八十岁的年纪依然耳清目明,穿针引线的动作宛如行云流水。

可是这里是不允许流动小摊贩出现的呀。小徐和队友们只好硬着头皮,上前客气地喊声奶奶,请您快走。老奶奶也不是吃素的,放下手里的针线活,一张嘴就是气势汹汹的长篇大论。“勇为”小分队里的年轻人们都是外地人,哪里听得懂上海话,完全被老奶奶的气势压制住了。

好在,小伙子们有理有据有耐心,认认真真听完老奶奶所有的牢骚,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法规政策逐一讲给奶奶听。“侬否要讲了。”老奶奶边说边收拾东西,起身,推着小车往别处走。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老奶奶是在跟我们打游击呢。别看她走远了,等我们一走,她又马上回来了。”小徐说,他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内和老奶奶来回折腾了11次。时间久了,附近的保安也会帮着劝阻流动摊贩。可是老奶奶见一个喝退一个,只有见到小徐他们,她才会乖乖听话,起身离开。

“我们也能理解老奶奶的不容易,否则这把年纪了也不会这么辛苦出来摆摊。与其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如说更像是没有血缘的祖孙间的尊重和体谅。”小徐告诉周到君。

晒中暑也要拼命干

夏至刚过,气温嗖嗖地上升。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勇为”小分队成员们最难熬的时候。

全靠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来续命。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和热得发烫的桥面齐发力,让年轻的小伙子们直呼吃不消。本来就是一份要在室外不间断巡视的工作,连续晒上一两个小时,难免要中暑。

通常这种天气,却是住在天桥边上的老阿姨们的“心头好”。梅雨季节难得见到一次大太阳,现在遇到好天气了,阿姨们纷纷把家里潮哒哒的被褥衣物都抱了出来,往天桥栏杆上一晒,360°无死角的露天晒场,不要太开心哦!

“我们就只能帮着把被褥都收回去,再挨个解释政策规定。”小徐说,遇到有些不理解的老阿姨嘟囔几句,他们也只能“照单全收”。

流浪老人乞讨遇暖心食客(流浪汉卖花奶奶)(3)

人行天桥边上的老小区

用最坚硬的材料,构建最讨巧的跨越。一座好的城市肌理,需要有一群温柔的人细心雕琢打磨。他们是市民随手可得的获得感,是基层精细化治理的一针一线,是这座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沈冠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