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1)

“我女儿说800减700,等于900。”

“刚刚讲的舌舌舌舌舌舌舌甘甜!”

一个月前,江苏昆山一男子因教不好女儿数学而跑到了马路中间躺下,哭求民警拘留自己;一个月后,贵州遵义一姐姐辅导妹妹写作业,忍不住对妹妹反复读错拼音的行为崩溃大喊。

当越来越多的鸡娃崩溃瞬间冲上热搜,逗得广大网友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不由得让其他虎爸虎妈们望着自己的小崽子,心里悄悄犯起了嘀咕:

难道,我真的生了个笨小孩吗?

双减之后,小妍家里开始鸡飞狗跳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2)

早在今年3月份,“双减”消息便开始在坊间流传。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后“双减”行动在全国各地陆续铺开。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等大量K12校外教培机构,纷纷无奈转型乃至倒闭破产。

对此,有的家长拍手称快,有的家长则沉默观望,还有一些家长抓耳挠腮,而我的邻居小妍,显然就属于后者。

“我和孩子他爸学历本来就不高,现在的作业题目也实在刁钻,乐乐还是个坐不住的皮猴子,每回晚上给他辅导作业都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大人跟着血压高。”

说话间,小妍深深叹了口气,咕嘟咕嘟就把杯子里的菊花茶喝了个精光。

她还特地提起家里最近发生的一桩哭笑不得的事情:就在刚过去不久的国庆节期间,两父子因为80除以5到底等于多少的问题争执不下,丈夫情绪激动地表示要亲自列算式给儿子看清楚,却没想到稀里糊涂把结果算成了61,场面一度闹得十分尴尬。

其实,夫妻俩也不止一次想过要放弃,他们甚至觉得,或许自己家儿子天生就笨,不是那块读书的料,跟《龙的传人》里面那些七八岁的天才少年完全没法比,那还不如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留一段父慈子孝的美好回忆。

“你有没有考虑过,也许并不是乐乐本身的智力有问题,而很可能只是缺乏科学的大脑训练?”默默给小妍添好茶,我起身从书架上翻出一本小书——《没有不聪明的大脑,只有不会训练的父母》,递了过去。

这本由教育心理学博士、大脑发育专家麦露迪·德·雅格博士基于30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实用型书籍,明确提出了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三商”和“三脑”,并给出了系统的大脑训练方法,帮助孩子提升读写、算数、思维认知、专注力等各种学习能力。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3)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4)

孩子不开窍,可能只是三脑没有合一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5)

智商和情商,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但在麦露迪·德·雅格博士看来,体商问题其实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能力,使其不能正常展示所学所能。

就拿我表姐家5岁的小女儿来说,明明是个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的小女孩,智商、情商都很在线,但她的数学作业却总是做得很差,更神奇的是每当你指出她的错误之后,她却又能很快重新算出正确答案。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表姐家的女儿做作业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她不但坐不住,而且看题目也总是颠三倒四,无怪乎会错题满篇了。

美国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 Maclean)曾经提出著名的“三脑合一”理论,他指出较低生理层面(生存大脑)的问题会影响大脑中两个较高层面(情感大脑、思考大脑)的表现,因其正常功能运行依赖于生理层面的信息输出。

想象一下,你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在大脑中经过了如下信息传输:

❤通过眼耳口鼻的接触,生存大脑接收到学习信息

❤学习信息向情感大脑传递,以保证兴趣、注意力和学习动力

❤思考大脑对学习信息进行处理,评估逻辑、补充细节和词汇、赋予意义

❤学习信息回流到情感大脑,搜寻记忆、建立学习信心

❤通过控制肢体行为,生存大脑对学习结果进行表达、做出动作

中间任意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导致孩子的行为异常,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哪怕再耳提面命也仍旧不会识字、不会做题、各种犯错,硬生生把家长们逼得吼出高血压、急出心脏病、气到捶坏墙的根本原因。

“体商的问题会导致学习障碍,如产生自卑感和愚笨感,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缺堂旷课,还有诸如故意掩饰学习问题等行为。”

——《没有不聪明的大脑,只有不会训练的父母》

反过来讲,这也就意味着,其实平时老母亲老父亲口里“槽多无口”的儿女,绝大多数都算不得天生的笨小孩,如果这个世界上5%的孩子可能属于天生学霸,那么剩下95%的孩子则往往或多或少会陷入自己的“三脑”迷宫城堡之中不得其路。

所以,你的小孩并不是天生笨蛋,你的小孩只不过是需要父母更好的帮助和指引。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6)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7)

科学训练,帮助孩子开启美好人生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8)

今年九月,《妈妈的神奇小子》正式在大陆上映。该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残奥冠军苏桦伟的成长奋斗史。

苏桦伟,1981年生于一香港普通家庭,不足半岁便被医生诊断出患有肌肉痉挛症和弱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正常行走。但苏母坚决不放弃希望,努力帮助苏桦伟复健,并偶然发现儿子在跑步方面的天赋,于是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训练和努力,苏桦伟终于跑得比火车还快,他参加4届残奥会,斩获了6枚奥运金牌,并一举成为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

“所有人都不把你当普通人,你就做一个不普通的人。”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继续去冲、继续去追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样,我就是要从后面追上来!”

一个原本被医生盖棺定论的残障儿童,经过科学的训练和引导,最终也能被母亲培养为世界冠军。我们身心健全的孩子们,显然也能通过一些简单又有效的大脑训练活动,来持续改善大脑神经发育,克服学习障碍,收获美好人生。

在《没有不聪明的大脑,只有不会训练的父母》一书中,麦露迪·德·雅格博士详细描述了如何精确定位孩子的学习障碍,并针对专注力、记忆力、读写能力、认知技能、数学思维、创造思维等常见问题一一给出可以立马上手实操的训练方案。

天线调节运动、心智按摩运动、拥抱阳光运动、开机运动……小妍七手八脚比划着书里列出的各种训练技巧,忍不住喜笑颜开。

事实上,又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

但更重要的是,大脑有它自己的发育规律,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家长精准的判断和思考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永远是第一任老师,

更是守护其科学健康成长的终身导师,

千万别因为我们家长的认知盲区,

耽误孩子的一生。


推荐阅读

双减后如何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后双减时代)(9)

《没有不聪明的大脑 只有不会训练的父母》

别的孩子20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我家孩子2个小时了还写不完,肯定是孩子犯懒,故意拖拉磨蹭!

一个简单到不行的汉字,孩子写了几十遍了再听写还是不会!别人家孩子英语都考过KET了,我家孩子还b、d傻傻分不清, c能写成,肯定是孩子不用心不努力!

最简单的公约数、公倍数的问题,就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做肯定没错,他就是不听话导致总也做不对!他肯定故意的,不是学不会是他学习态度有问题!

难道孩子真的就是不想好好写作业?就是不想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吗?相信没有哪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以上那些学习问题呢?

教育心理学博士、大脑发育专家麦露迪·德·雅格博士以其3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脑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著成本书,提出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三商——智商、情商、体商和三脑——生存大脑、情感大脑和思考大脑。告诉家长和老师,那些靠孩子盲目的努力和家长“鸡娃”解决不了的学习问题,家长和老师因此而遭受的各种焦虑与痛苦,都能溯到根源并通过科学、正确地训练大脑得到解决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