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具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孕育出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天府文化,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成都

都有哪些特色文化.

【成都特色文化】

1、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

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

剑而存。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1)

2、蜀绣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多种刺绣的总称,主要产于成都和绵阳等地。蜀绣、湘绣、苏绣、粤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蜀绣具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的特点。

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006年蜀绣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2)

3、蜀锦

蜀锦与杭州织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蜀锦,是成都的标志性技艺,也是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

蜀锦的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雨丝锦、方言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

蜀锦大都以经向的彩条作为基础起彩,并作彩条添花,使其织纹精细、图案繁华、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成为了一种最具地方风格。

与民族特色的五彩织锦。蜀锦的质量坚韧而饱满,彩纹风格秀美,配色不失典雅而又不落俗套。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3)

4、瓷胎竹编

上个世纪七十年瓷胎竹编又称为“竹丝扣瓷”,以瓷器为胎,用纤细柔软的竹丝紧扣瓷器编织成各种精美的瓷器,四川特有的哦!

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其起源于清代中叶,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

这项非遗珍贵在竹丝选料难和做工难。选的竹子要不老也不嫩,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制成精致的竹丝,制作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质量高端的至少要半年。

工艺小花瓶以及功夫茶具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瓷胎竹编产品在中外广受游客的青睐。

2008年瓷胎竹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扩展项目名录。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4)

5、糖画

成都糖画俗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

作为一门具有千年传承的绝活,糖画在现代社会更加大放光彩,小到庙会街头,大街小巷,大到民俗展会,文化交流均有糖画儿艺人的身影出现其中。

是流传于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

蕴含历史、美术、地方民情风俗、蔗糖工艺等复杂的元素,是一种兼具雕塑性和绘画性的民间艺术。

糖画艺人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活,将糖画与川剧相结合,创作的《水漫金山》、《战马

超》、《凤仪亭》等戏剧糖画作品,表现了丰富的川剧折子戏情节。

糖画于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5)

6.川剧变脸

川剧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邦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剧种,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

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

川剧中展现的绝技丰富多彩,如变脸、托举、开慧眼、藏刀、喷火等,很多传统的技艺都有

都令人叹为观止。

成都非遗近期有什么活动(成都的非遗特色文化你了解吗)(6)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变脸之于川剧,有如喷火之于秦腔,皆属招牌路数、看家绝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