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眼读书/温星,阅读推广人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1)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2)

今天推荐三部诗人的作品,先列个菜单:

《旧山水》,作者:雷平阳

《意向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作者:黄梵

《两日晴 郁达夫:绝句小说诗》,作者:肖水

除第一部是约十年前作品的增订、再版,后两部系新书,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者呈现形式与文本气质皆全然不同,但在我看来,三位诗人都是逆向思维,都不走寻常路,都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关键词:拒绝创新】

《旧山水》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3)

作者:雷平阳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

我的读者朋友们以云南本土居多,对雷平阳肯定不会陌生,有些可能还非常熟悉。

雷平阳,“昭通作家群”旗帜,当代最优秀诗人之一,曾获人民文学奖、诗刊年度大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诗歌奖和鲁迅文学奖等众多奖项。

这是一部非虚构文集,一部关于内心与故土的私人档案,一张力透生活纸背的岁月底片,骨与血生成的时间之证。

不论诗歌还是散文,雷平阳笔下向来都是充满神性、巫性、自然性,充满着对于天地万物的感恩与敬畏。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4)

诗人雷平阳

《旧山水》,当真是“旧”的,首版于2010年,这次是增订版。就其所书写内容观之,也都是旧事与旧物,如故乡村里久远的神怪传说,让人毛骨悚然的养蛊放蛊,围绕寡妇的各种诱惑以及那场“梦奸”,还有早年云南乡村不时会爆出的“灭门惨案”。

雷平阳记录下了一部真正的“乡村史”,特别真实。乡村固然很美,也有很多残酷,但不管是写美还是残酷,他的笔调总是质朴而又充满神性。就说“灭门惨案”这个故事吧,他的题目竟是《屋顶上的歌者》,绝不渲染,冷静、简洁,简洁到竟然只用了400来字。

这个微型短篇被置于整部书首位,第一登场,便奠定了全书的基调。

雷平阳常常远离城市,让自己随性地徜徉于山水之间。相对于许多作家,他的脚步与目光,都是逆向而去。恰如他那首名作《亲人》:“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他省/我都不爱;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因为其他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因为其他乡我都不爱……”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5)

本书序言中,雷平阳如是写道:《旧山水》是我否定创新的证据之一。它的气象、事物和审美都是旧的,每一个字也是旧的,它所提供的一切,一如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张张照片、一次次的冲动和一次次的忏悔,存放在神秘的档案里。

云南,不仅是风情独具、山水秀丽的人间天堂,更是滋养雷平阳文学创作的乡土家园,这里燃烧着原始而极具朝气的生命力,保留着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纯真的永恒的美。

他多年来深扎在这片与其共生共荣的土地上,以沉潜质朴的文字书写种种旧事,在其中拣选时间流走后,显露出来的zui坚硬的部分,是旧的也是极新的、用骨与血写成的谣曲。

在当代文人书法中,雷平阳的字颇受追捧,序言便是他的硬笔书法。书中还有十余页文章片段的手稿,作为书中插图的形式出现。书名“旧山水”三字,则是书法,辨识度很高。雷平阳之“拒绝创新”,转身朝向传统甚至古代走去,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至今依然坚持手写创作,就像一个古人,甚至“原始人”,连电脑和微信几乎都全然不会。

但这些,我想,正是雷平阳最为可贵的地方。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6)

【名家力荐】

谢有顺(著名评论家):

雷平阳的写作简明练达、质朴有力。他的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他的感情,隐忍、细腻,并保持着事物原生态的品质。他善于通过经验与智慧、人心与自然的语言驳难,澄明自身对事物的爱、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土地的敬畏。这个深怀赤子之心的诗人,总能在粗砺而渺小的细节中,发现生命的欢乐和悲怆,正如他的散文,以风尘仆仆的行旅风格,测量大地的胸怀和灵魂的重量。他的散文作品,见证了一个成熟而谦卑的写作者,回到事物本身、钻探人心与世界的出色能力,也为今天的作家如何反抗苍白的纸上文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证据。


【关键词:作家速成】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7)

作者:黄梵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

许多作家都持一个观点:作家,特别诗人,是教不出来的,尤其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更是教不出来的。我完全赞同,就好比新闻系不一定就能培养出牛X的大记者,是一个道理。

但黄梵的例子太突出,似乎要强势地推翻这个规律。

黄梵,诗人、小说家、副教授。已出版《第十一诫》《浮色》《南京哀歌》《月亮已失眠》《等待青春消失》等。曾获紫金山文学奖、《作家》“金短篇”小说奖、金陵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汉语诗歌奖、博鳌国际诗歌奖,等等。

但这些,大家都可以忽略。黄梵有多少作品,拿了什么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文学课——我称之为“作家速成教学”——很牛,简直难以置信,神速地便培养出了不少文学新人。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8)

黄梵

2014年夏天,黄梵已是第二次应邀赴台,开办为期三个月新诗写作课。班上有个叫卓纯华的中学语文教师,从不认为自己能写新诗,但结业两年左右,就获得台湾某诗奖。联合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出版了她的处女诗集,后,便被台湾诗坛推为80后新秀。2016年暑期,嘤鸣读书会和复旦研究生院分别邀黄梵开办短期写作班,据说效果都非常好。

长话短说。根据本书序言中黄梵透露,那之后,他又受邀到新加坡开办为期四天的写作班,还尝试走出大学校园,面向社会开班。每次课程结束才几个月,都会有学生开始大量地发表作品,成为至少地方上受到瞩目的新人。

“可以说,经过多年教学加工而成的我那些写诗‘公式’,大大缩短了写诗者的学徒期。期期学员爆满的景象,似乎验证了我的看法:写作不只关乎尊严、声名、利益,也关乎人的生活需要。‘公式’真的帮助一些零基础的人,一跃成为专业的写诗者。”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9)

青年时代的黄梵,这哥们儿太帅了

这当然难以置信。不过,本书中,确实有大量具体的案例,又似乎让人不得不相信,从中,亦能看出黄梵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朋友们,大可在阅读这部《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后,自己做出评断。

本书由王鼎钧、欧阳江河这两位散文及诗歌泰斗推荐,是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

全书分为“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新诗写作的核心”“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


【关键词:所谓绝句】

《两日晴,郁达夫:绝句小说诗》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10)

作者:肖水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诗集,但光看书名,便难免让人满腹狐疑,“绝句小说诗”?阅读之后,更多的疑问又来了:跟郁达夫,究竟有啥关系?

肖水,诗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1980年生于湖南郴州。出版诗集《失物认领》《中文课》《艾草:新绝句诗集》《渤海故事集:小说诗诗集》。参与合译《布劳提根诗选》《在美国钓鳟鱼》。曾获建安文学双年奖、未名诗歌奖等多个文学奖项。现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抛开前述两个大大的疑问,我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肖水具有对生活非常细致透彻的洞察力,语言也极具张力,书中特质鲜明的那些短诗都具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和故事,其中有些在我看来,甚至能撑起一个中短篇小说的容量与内涵。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11)

诗人肖水

当然,集中不只有这一类排列成四行的短诗。共分三辑,另外还有组诗和随笔片段。后者虽亦为诗笔,但已经很说是“诗”了,或者,姑且说是一种探索性的诗歌文本。在诗歌文本探索的价值向度上,这部诗集及肖水的创作,确实可圈可点,令人瞩目。

出版方的介绍文案如此写道:其中短篇、组诗以中国古代绝句为借鉴,力图在四行之内呈现阔大的生活现场或精神场域;长篇以诗叙事,在保有诗歌朦胧、凝练之美的同时,呈现小说之曲折变化。作者从自身见闻出发,捏合日常的细节、流转的情绪与瞬间的诗意,提供新的文学形象。

回到书名的“文眼”郁达夫,郁达夫,跟本书究竟有何关系?

郁达夫是杭州人,书中作品,大多数是在杭州创作的。

肖水说,初次到杭州时,他与热爱文学的朋友在西子湖畔畅谈文学理想,彼此推荐书籍,分享创作体悟。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大面积阅读了西方诗歌和理论著作,但鲜少描写中国人的生活、表达中国人的精神。他由此开始思考:能不能从我们的传统里寻找诗歌的养分?由此,他开启了“新绝句”的写作。

这部《两日晴,郁达夫》,便是肖水探索的成果。其中有一首同名短诗,能读到郁达夫小说的一些味道,当然,仅此而已。

古人有创新思维的人和事(三位诗人的逆向思维)(12)

我看到多位评论家,有过大体相同的评价:肖水以中国古代绝句为借鉴,力图在四行之内呈现阔大的生活现场或精神场域,风格上具绝句凝练含蓄、余韵不绝之长,可以说,他的写作是绝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一次传承实验。

白话叙述,长短不一,强行排列成四行,就能叫“绝句”或“现代绝句”?这是一个实在蹩脚的比喻。

我不得不说,对于这部作品的书名和所谓“绝句小说诗”的提法,我很不以为然——纯属噱头,太牵强。

不过,对于本书中的大多数诗作,我都还是非常喜欢的,包括那首短诗《两日晴,郁达夫》。


★ 头条专栏“星眼读书”,为您推荐全国新近出版的价值好书。

★ 温星,媒体文化主笔、阅读推广人,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开明文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