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上空的近战缠斗,到现代喷射战机的电脑遥控对垒,空战历史的悠久程度其实已经不下飞机本身。

飞机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飞机是谁发明的)(1)

荷兰工程师安东.福克(Anton Fokker)1915 年发明了射击断续器,这个简单的装置让固定式机枪可以在飞机螺叶旋转的同时开火扫射;率先采用此设计的是福克E 单翼战斗机(Fokker Eindecker) ,由于成效卓著,英国皇家空军甚至称之为「福克灾难」(Fokker Scourge)。福克的设计催生了一场国际军事竞赛,各国纷纷开始致力研发更快、更灵活、火力更强大的战机。

一战结束后,各国开始体认到称霸天空就等同于掌握了战略优势,因此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揭幕时,空中争霸战已不可同日而语。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机(Messerschmitt Bf 109)时速高达500公里以上,行进速度比福克E快了三倍以上;在西班牙内战初试啼声之后,便随即投入波兰、法国的侵略行动之中。这款强大、轻巧又武装齐全的战机,完全将战斗机的性能和配备推向了新的境界。

如今,空战已经成为地面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劳斯莱斯设计的喷火式战机(Spitfire)等盟军机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便已投入战斗,而且比起德军战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战的最后数个月已可以见到新世代战机遨翔天空,虽然对于希特勒来说,新战机太晚加入,数量也不足以扭转局势,不过梅塞施密特Me262 无疑是史上第一款喷射战斗机,时速可达870公里。

1950 年至1953 年韩战期间,天上仍然可以见到末代螺旋桨推进战机的踪影,但随后全球便正式进入喷射时代。冷战时期,苏联的米格-15 战斗机(MiG-15)、美国的F-15 战斗机以及其他前所未有最迅捷的战机霸占了整个天空,终日不停盘旋巡逻。垂直起降飞机也于此时问世,专门设计来在航空母舰上部署;隐匿监视科技也在暗地里悄悄发展,以便进行台面下的战争。

到了现代,战斗机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依然相当关键。新一代喷射战机有了电脑辅助,比起以往战机功能更多元,也能同时肩负多项任务,除了降低飞行员发生意外的风险,也对敌军造成更大的威胁,有利巩固空中的主宰地位。

飞机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飞机是谁发明的)(2)

新时代军事科技让空战彻底改头换面:

打从梅塞施密特Me 262「飞燕」战机在二战首次升空后,喷射战机科技日新月异的脚步便从未停歇。现代战机与过往的重大差异之一是对于灵活度的要求;旧式战机只针对特定任务进行设计,例如轰炸、护航或侦察,但现代机种必须具备多种功能,甚至必须同时执行各项任务,举例来说,欧洲战机公司(Eurofighter)出产的台风战机(Typhoon)就在机身下方加挂了十数枝托架,可以携带多种对空、对地武器或额外的燃料舱,以备任务时间延长所需,因此足以胜任各种任务。

飞机的速度愈来愈快,武器系统也愈加精准,因此即便是反应快如闪电的顶尖飞行员,如果缺乏电脑科技辅助,也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有机会避免一升空就被击落。虽然大家都很清楚,飞行员绝对需要超高的技巧、过人的耐力、同时多工的技能,以及在压力下快速反应的能力,但机载电脑毫无疑问已经是现今每架战斗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了。

飞机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飞机是谁发明的)(3)

电影《捍卫战士》中非常经典的抬头显示器就是战斗机驾驶舱电子设备的一大革新,可以将目标追踪、感测、导航等资讯直接传递给飞行员。抬头显示器的电脑连接到整架飞机的内外部感测器,接收到资料后可以进行统整、排定优先顺序或什至提供建议,以便飞行员迅速因应威胁、进行反制或安全降落,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双眼还能紧盯着危险区。

过去数十年来,战斗机科技与电脑能耐双双大幅成长,经历了数代更迭,不过根本原则仍然是以协助飞行员操控飞机为主。举例而言,欧洲战机公司开发的人机介面与飞行控制系统包含语音操控、自动驾驶、自动油门还有飞航指引,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辅助驾驶;此外,最新一代的雷达系统可以预先辨识危险并将之分级。有了这些科技,难怪飞行员仍然会觉得和这些机器之间有种特殊的情感。

战斗机的演进打从人类实现翱翔天际的梦想后,便一直努力探索击落空中敌人的新方法;早期飞行员会将身体探出驾驶舱以手枪、散弹枪朝敌人开火,但一路发展下来,空战的样貌已大幅转变。

战争确实非常残酷,但也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让航空科技得以迅速发展茁壮。综观整个发展历程,有些重大突破造就了我们现今对于军用飞机的认识,例如伸缩式起落架、封闭式驾驶舱、内部武器系统、喷射引擎、弹射座椅,以及抬头显示器等。

本文将介绍两款指标性战机,让你了解这些新科技与组件如何协助战机翱翔空中战场。

战斗机的未来发展使用无人机侦察敌军位置与作战部队的频率渐增,因此有人认为传统的喷射战斗机在往后的战争中可能会毫无用武之地。2013年,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制造的X-47B无人原型机首度测试于航空母舰起降,象征未来可能会步入无人攻击/轰炸机的时代。波音公司(Boeing)的QF-16则由除役的F-16战机改造而成,以便远端遥控,现在经常用于空中标靶训练。虽然这些无人喷射机目前都仅做为测试飞弹系统的靶机,但我们也发现遥控飞行的精准度已日渐提升。

政府与业界都表示,未来军用飞机必须与人工智慧更密切结合,甚至建议由真人驾驶喷射机与无人机一同出任务。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画局(DARPA)的研究显示,无人机成群行动效果更好,这也使得后续研究更加关注无人机在战场上应该如何与友机配合,而不是单纯仰赖人工遥控。早在F-35 闪电二式与FC-31 鹘鹰战斗机等第五代战斗机普及之前,各国政府便已纷纷着手寻觅让第六代军事航空科技更经济实惠的先进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