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家乡文化#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在古代,这里是南楚与百越的相交地带,素有“南楚极边”之称,早在4000年前,我们彪悍,智慧的苗族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时至今日,在这边土地上都还保留着我们先人的文化习俗——特别是油茶文化。当你走进这座古老的小城,你会发现从古城到各个村落,家家户户都喜欢喝“油茶”,特别是在我的家乡一天两餐都离不开油茶。在这里大家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一日不恰(喝)茶,头皮会发麻。”可见油茶在我们苗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油茶的历史由来(追溯苗家油茶文化的起源)(1)

那么油茶文化是何时兴起的呢?居《油茶会的来历》中记载了油茶的流传情况: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苗王孟获有八个老婆,最小的一个被乱兵所杀,其余七个逃进深山老林,因为缺少粮食,在山中又饿死六人,余下一人爬进一间茅棚内,被当地“苗蛮”以油茶相救,得以保住性命。这天是农历三月初三。苗王孟获和紧剩的这个老婆为感激“苗蛮”的救命之恩, 回家以后便天天打油茶吃,并要孟获下令于每年三月初三举行油茶会,以示纪念。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三国以前就有“油茶”在当地“苗蛮”的饮食中出现了,而油茶在城步的盛行则始于这一时期。

油茶的历史由来(追溯苗家油茶文化的起源)(2)

(图为制作茶水的茶叶)

居史书记载我们城步苗族先人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在这片土地开始繁衍了。由于城步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河川密布,瘴气弥漫,蝇虫肆掠,疫病蔓延,苗民的生存受到极大挑战。聪明智慧的苗族先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自然抗争中逐渐摸索到了茶叶具有祛除寒瘴、伤湿、疫病的独特功效。同时,由于城步苗疆地处崇山峻岭,可种植粮食的地方少,产量低,为解决温饱和抵御疾病,聪明的苗族先人在饮用的茶水中加以玉米、红薯、花生等杂粮以及板栗、百合等野果,再加入油盐、姜、蒜等辅料充饥御病,逐步发展演变为苗乡先民喜爱的油茶。

油茶的历史由来(追溯苗家油茶文化的起源)(3)

现在我们苗族人喝的油茶:东西更为多样,茶汤口味口感更好,我们不再局限于山中的茶叶,而是将茶树移栽到园子,自给自足。每年的谷雨前后,家家户户开始采茶,我们叫它“谷雨茶”。谷雨茶的制作也是繁琐的,从采摘到煮茶叶再到晒干,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谷雨茶打出的茶汤色泽更为浓稠金黄,口感更好。而茶料也更为丰富,家家户户会自己制作“阴米”,将糯米煮熟晒干,油炸,配上花生米,玉米粒,板栗,糍粑,等等。现在“油茶”广泛用于招待客人和节庆礼仪等重要场合,因为在我们苗族人的心里,“油茶”是最好的食物。

油茶的历史由来(追溯苗家油茶文化的起源)(4)

(图为苗家姑娘擂茶叶打茶水)

那么喝油茶有什么讲究呢?在我们苗家,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讲的就是喝油茶的规矩:“一碗强盗,二碗贼,三碗主人,四碗客。”所以如果您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要喝上四碗才能罢休。

油茶的历史由来(追溯苗家油茶文化的起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