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又名烂肠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为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瘟病毒对干燥、腐败和热抵抗力较差。最有效的消毒药是2%烧碱溶液或20%~30%草木灰水以及3%来苏儿等。

如何分辨猪瘟与其他疾病(知道怎么判断猪瘟的症状和特点吗)(1)

它的流行特点有哪些呢?

家畜中仅有猪感染。本病的发生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播迅速,尤其在新疫区,常呈流行发生。在常发地区或注射过猪瘟疫苗的单位或地区,可零星散发。近年来,出现了“温和型”猪瘟,其流行缓慢,常呈散发,症状和病变轻微,病程长,但致死率很高。

怎么判断猪是否得了猪瘟?

猪瘟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急性和慢性型。但最近几年“温和型”猪瘟也发病较多。

最急性型:新发病地区多见,病势急剧,常在不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有的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呼吸急促,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1-2天死亡。

急性型:病猪停食,但喜欢冷水,精神极差,嗜睡,常挤卧在一起,喜钻草堆,行动缓慢无力,眼结膜潮红,眼角有多量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清晨可见两眼粘封,不能张开。耳、四肢、腹下、会阴等处的皮肤有许多小出血点。公猪包皮内积有尿液、用手挤压时,流出混浊、恶臭、白色液体。粪便干硬,呈小球状,常附着黏膜或血液,后期拉稀,粪便稀薄如水,有时带血、恶臭。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直到死亡。幼猪可出现磨牙、运动障碍、痉挛等神经症状。本病的末期皮肤呈暗紫色,耳、尾、四肢皮肤常有坏死或溃疡,并常并发肺炎或坏死性肠炎。病程9~19天。急性病猪大多死亡,不死转为慢性型。

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食欲不振,全身衰弱,轻度发热,体温忽高忽低。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病程1个月以上。有的可康复,但易变为僵猪。

非典型猪瘟:自70年代以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以高烧为特征的,群众称之为“猪烙高烧”的猪疫。诊断表明,系由经自然变异后毒力变弱的猪瘟病毒而引起的。我国也存在这种猪瘟。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病程较长,但致死率较高。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发病较多。常见于猪瘟预防接种不及时、不确实的猪群。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应引起兽医工作者的注意。

如何分辨猪瘟与其他疾病(知道怎么判断猪瘟的症状和特点吗)(2)

得了猪瘟后会有哪些症状?

急性猪瘟的猪:皮肤、黏膜、浆膜及淋巴结、肾、膀胱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或斑。淋巴结外观种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出血,红白颜色相杂,呈大理石样,多见于腹腔内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肾脏色泽变淡,表面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雀卵肾)。约有50%~70%病例,脾脏的边缘可见到紫黑色突起(出血性梗死),这是猪瘟的特征性病变。剪开肠管,在回肠末端及育肠,特别是回盲口,可见到一个一个的褐色或黑色,中央低陷的轮层状溃疡(扣状肿),有的在肠黏膜上可见黄豆大小的隆起(淋巴滤泡肿大)。

亚急性猪瘟的猪:胸腔变化明显,可见纤维性肺炎或坏死性、化脓性肺炎,肺胸膜粗糙,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液。慢性病猪出血性病变轻微,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明显。断奶仔猪的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处发生钙化,可见黄色骨化线,这在猪瘟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温和型病猪:这种温和型病症常见不到上述典型病变或很轻微,仅在口腔、咽喉部出现坏死等病变,通常诊断非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