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锦葵类十字花目十字花科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岩包括岩芥菜亚科、疣果荠亚科、庭荠亚科、南芥亚科、双盾荠亚科、独行菜亚科、裂瓣芥亚科、含生荠亚科、芸薹亚科。 独行菜亚科包括碎米荠族(包括角沫芥属、翼南芥属、辣根属、山芥属、须蔊菜属、碎米荠属、紫羽芥属、地梅芥属、豆瓣菜属、苏瓣芥属、美沫芥属、蔊菜属、莛扇荠属)、独行菜族(包括弯梅荠属、石卧荠属、独行菜属/群心菜属/白顶荠属/臭荠属/膜囊荠属/山棘荠属/光膜囊荠属/革叶荠属/盾芹荠属/败酱荠属)、播娘蒿族、芹叶荠族、阴山荠族、糖芥族、双囊荠族、山镰芥族、旗杆芥族、跷果芥族、亚麻荠族、微毛荠族、须弥芥族、石隙芥族、镰南芥族。

芸薹亚科包括寒原荠族、球岩荠族、线果芥族、山菥蓂族、白球荠族、山萮菜族、菥蓂族、条叶盐芥群、金钻荠族、芸薹族、菘蓝族、大蒜芥族、柄心芥族。 山萮菜族包括铜花芥属、单花荠属、山萮菜属。 芸薹族Tr. Brassiceae包括诸葛菜亚族、猬果荠群、金雀芥亚族、疣节荠群、小扇荠亚族、二行芥亚族、折沙芥群、棘荠亚族、海滨芥亚族、堇娘芥亚族、假芸薹亚族、两节荠亚族、芸薹亚族、芸薹族杂交属。

芸薹亚族Subtr. Brassicinae包括芸薹属Brassica L./蔓菁属、陀螺荠属、田白芥属、黑芥属、羊芥属、萝卜属、灰芥属、毛白芥属、线柱荠属、矮黄芥属、斑叶萝卜属、犬芥属、直萼芥属、角节荠属、叉果芥属、耳节荠属、地节芥属、刺漠荠属。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独行菜亚科:荠菜、辣根(马萝卜、山葵萝卜)、黄芥末(辣根的根磨碎而成)。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芸薹亚科山萮菜族山萮菜属:山萮菜(山葵、wasabi)、青芥辣(绿芥末,用山葵的根茎磨成的酱)。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芸薹亚科芸薹族萝卜属:萝卜。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芸薹亚科芸薹族芸薹亚族芸薹属:

A. 白菜:

大白菜(白菜、B.pekinensis)、黄牙白,小白菜(B.chinensis),芸苔(芸薹、B.campestris)、紫菜薹(红油菜薹、红菜薹、var.purpurea)、菜苔(菜心),瓢儿白(小油菜、B.narinlsa),塌棵菜(celerifolia),青菜(四川鸡冠菜、B.celerifolia)。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2)

小白菜为"小的白菜状物体",植物志叫"青菜",这个种有毛、有锯齿,也可以长得挺大,但就是不结球。大白菜的幼苗在结球以前跟小白菜是很难区分的,幼苗长大后结球,外观就与小白菜完全不一样。。

小白菜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3)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4)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5)

将结球与未结球之间的小白菜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6)

芸薹的叶片一般没有锯齿,无毛,有白粉,但是有些芸薹品种也会有锯齿,其幼苗被误当成小白菜(有锯齿)卖。有时芸薹的幼嫩花序也被当成菜薹卖,因为颜色浅,通常叫白菜薹;也有叫油菜薹、白油菜的。芸苔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7)

紫菜苔,是芸薹的一个变种,非常好认,因为花青素的过量表达,它的茎、叶、叶柄、花序及果瓣均带紫色。另外,广东人经常吃的"菜心",多数是芸薹的花序。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8)

瓢儿白是芸薹属里最少拿来榨油的种之一,却被人们叫做(小)油菜。瓢儿白的叶柄基部膨大成瓢状,故名"瓢儿白";瓢儿白的叶柄丛的顶端缩小,整个植株呈瓶状。

瓢儿白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9)

塌棵菜的叶基呈莲座状。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0)

青菜(B.celerifolia),叶片形状像鸡冠子,故名鸡冠菜。曾被认为是芥菜的变种,但后来发现染色体是白菜型的。

B. 芜青:

又称芜菁、蔓菁jīng、变萝卜、诸葛菜、圆菜头、圆根、盘菜,有点像根芥菜(芥菜疙瘩)但不是根芥菜。 芥菜疙瘩的"疙瘩"一般为粗糙的圆锥形,青白色,外观较为固定,不像萝卜那般多变。和其他芥菜一样,味道辛辣,切开后有致人流泪的刺激性气味,和"芥末"有异曲同工之呛。生食有点苦,且口感致密紧实,和萝卜的爽脆多汁迥异,必须二次加工,常见的咸菜(辣菜)就是它。 芜菁和白菜是一家,大白菜就是菘菜(小白菜/青菜)和芜菁杂交演化而来的。芜菁的"肉质根"和芥菜疙瘩气质不同,外观较圆润,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颜色略多变,有白色、黄色或红色等;无辛辣味,有点儿甜,成熟后口感软面。除了熟食、腌泡菜之外,芜菁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因为糖和淀粉含量高,故能和地瓜一样代替主粮,实践中通常小个头的供人食用,大块头的都喂牲口了。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1)

C. 甘蓝:

野甘蓝、甘蓝(花菜、云南莲花白、椰菜、包菜、包心菜、卷心菜、大头菜、洋白菜、圆白菜)、花椰菜(椰菜花、菜花、花菜)、青花菜(西兰花、西蓝花)、结球甘蓝(球茎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擘蓝、芥蓝(白花芥蓝、绿叶甘蓝、广东芥兰、芥蓝菜、盖菜)、苤蓝、芜青油菜(芜青甘蓝,由甘蓝及芜菁杂交而成)、欧洲油菜(油菜、油麻菜籽、麻油菜籽、甘蓝型油菜, 由白菜和甘蓝天然杂交而成)。

野甘蓝(B. oleracea),是芸薹属的祖先之一,是一种生长在英国和地中海地区的低矮的野生草本植物。

野甘蓝与甘蓝(野甘蓝的后代)差别挺大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2)

甘蓝(var capitata),是野甘蓝的一个变种,变种加词 capitata 就是说这种植物的叶子结成一个球。甘蓝得名于《本草拾遗》,就是说它味"甘"色"蓝"。甘蓝开花,是花序顶破球状体叶子而长出来的,这个时候,它就跟欧洲油菜就有点像了。

甘蓝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3)

花菜是野甘蓝的另一个变种,它的可食用部分是花序高度缀化、然后密集成的头状结构。不过,只有幼嫩的花序才这样,之后张开了还是跟其他油菜一样伸长了开花的。只是花瓣要窄一些,毕竟花太多了。花菜的花一般是白色的;还有一种花菜,花是蓝绿色的,即西蓝花。

开了花的花菜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4)

抱子甘蓝是甘蓝的变种之一,它的侧芽变成的无数小球状体,长在直立茎的下半截。顶上的叶子略微结球,形状有点像包菜。打个比方,抱子甘蓝相当于是一棵上长了很多小包菜。它的味道比包菜浓得多,很多中国人吃不惯,西餐里也多数是烤和煮,基本不拿来做沙拉的。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5)

羽衣甘蓝,也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平时不是拿来吃的,主要是作为一种景观植物;当然,真要是饥荒了,也可以吃,味道跟包菜差不多,可能还好点。

羽衣甘蓝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6)

甘蓝这一系里还有几个奇葩(苤蓝、擘蓝、芜菁甘蓝、芥蓝),通常被认为是独立的种,但其实跟野甘蓝也是撇不清关系的。这几个种有共同的特征:根或者茎膨大,可食用部分不是叶子而是根、茎;叶子都很蓝。

擘蓝的膨大部分是茎,它的叶子都是从这个膨大的茎上长出来的。芥蓝也是茎膨大,但没那么厉害;芥蓝是芸薹属里唯一一个会出现纯白色花的"种"。芜菁、芜菁甘蓝都是根膨大,像萝卜,区别在于芜菁的根是扁球形,而芜菁甘蓝是纺锤形。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7)

欧洲油菜,又叫甘蓝型油菜,是全世界栽培最为广泛的油菜种类,如果不特别指明,油菜就是特指欧洲油菜。欧洲油菜的叶子有都有一定程度的蓝色,而其他油菜是没有蓝色的。这个种主要是榨油,但是这几年它的薹(花茎)也渐渐开始出现在各地菜市场了,成都叫它"青油菜",而以前的青油菜指的是芸薹的薹。欧洲油菜的薹气味比芸薹的薹浓。

欧洲油菜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8)

D. 芥菜:

其中的根芥菜,也叫芥菜疙瘩、巨根,用来腌制咸菜,就是大头菜(中原叫辣菜);叶芥菜则分为大叶芥、花叶芥,俗称雪里红,可制作成霉干菜;茎芥菜,用来制作榨菜;芥末是芥菜籽(种子)磨碎成粉末;芽芥菜,又叫儿菜、薹芥菜、抱子芥,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19)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20)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21)

抱子芥(儿菜),是芥菜的一个变种,顶端长很多芽,下半截还是有很多大叶子的。区分榨菜和抱子芥:"榨菜就一个头,抱子芥一堆头"。

锦葵科植物的最主要识别特征(蔬菜的植物学分类之一)(22)

苦芥:又名全缘菜、苦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