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影院复工以来的首个放映完整月,创造了不少亮眼成绩,就拿“七夕档”来说,累计票房就已达到5.2亿,成为复工以来单日票房新高。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来到9月下旬,由于9月向来是票房低迷的时期,再加上《信条》和《花木兰》两部好莱坞新片口碑和票房表现不佳,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增长乏力,全靠《八佰》力撑大盘。即使近期有不少新片上映,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引起大的水花,尤其是强班底港片《麦路人》票房表现极其惨淡。

上映5天票房报收1300万‍

2020年以来为数不多的强班底港片《麦路人》在内地9月17日正式上映。其实影片在内地公映前,就曾获得2019年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获得最佳影片提名,以及今年举办的第39届金像奖的10项提名。

之后,该片还曾在前段时间举办的上影节和北影节进行展映。只是,在香港地区颇受好评的《麦路人》,似乎并不对内地观众的胃口。

港片台片衰落的原因(上映5天票房收1300万)(1)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麦路人》上映首日,该片排片占比仅有7.4%,首日累计票房达190万,位居日票房榜第五位,票房占比仅4.1%,被《八佰》《花木兰》等老片几倍杀。

截至发稿前,该片的累计票房接近1400万,猫眼开分8.7,目前滑落至8.2,豆瓣已从开分8.1一路滑落至6.6。按照目前的走势,加上这周五还有《夺冠》这种重量级影片上映,该片的最终票房可能连2000万都突破困难。

据了解,《麦路人》制作班底非常强大,不仅有郭富城、杨千嬅组成的影帝影后班底领衔,万梓良、鲍起静、张达明、苗可秀等多位知名港星参演,还有知名导演郑保瑞担任影片监制。

可以说这部影片除了导演黄庆勋是新生面孔外,其他配置可以称得上是港片的顶级水准。那么为什么拥有强大的制作班底,内地观众还是对它“不感冒”?

片名“误导”牵累票房 ‍

“导演没有想好处理表演风格和电影风格的问题,同时对剧本的把控也不算太好。”“除了几位主演的演技可圈可点之外,没什么特别的亮点,有刻意煽情之嫌,但聚焦快餐店过夜的族群本身带有话题属性,情节散淡,故事老套。”

打开豆瓣平台,可以发现多数网友评价都是围绕剧本的把控以及强行煽情这些细节颇有微词。按照网友的话来说,强行煽情并不能带动自己去与人物共情,相反只会让人产生强烈割裂感。

港片台片衰落的原因(上映5天票房收1300万)(2)

除了片中多位演员都贡献了值得称道的演技,以一己之力撑起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整体水准并不如一开始的预期。当然,其实最影响了《麦路人》内地票房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片名的“误导”。

在香港,有一类因无法负担租金而被迫寄居于一些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的人士,当地人称他们为“McSleepers(麦睡族)”、“McRefugees(麦难民)”。此处的“麦”指的便是麦当劳。片名《麦路人》便是引申自这个群体,影片的“麦路人”粤语发音与“陌路人”相同。

对香港人来说“麦路人”可以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很多人可能对这个片名一头雾水。再加上,片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引导性,这就会导致很多人听这个都不知道讲什么,从而失去观影兴趣。

此外,含糊的片名和文化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一部分观众的观影,不仅看不懂片名,甚至也看不懂电影。就像去年的电影《吹哨人》,也是深受片名误导牵累,超2亿投资,最终票房仅达到5000万。《麦路人》虽定义为文艺电影,但仍然没有避免受到片名的影响。

定位“尴尬”的本土港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层面的短板,最终导致了该片后续口碑发酵疲软。其实对于偏文艺类型的电影,中等口碑大多难以破圈,唯有非常好的内容才有望实现口碑发酵和票房逆袭。

更何况,根据以往展现香港生活的影片在内地的票房情况,其一直都表现低迷。原因无他,就是受众范围过小而已。像2016年在内地上映的《哪一天我们会飞》,曾担任2015年香港亚洲电影节开幕电影,最终累计票房才501.6万。

港片台片衰落的原因(上映5天票房收1300万)(3)

由于本土港片在内地受众有限,所以最近几年很少有本土港片引进内地市场,此次《麦路人》的上映就是为数不多的本土港片。而且从此次上映的《麦路人》可以看出港本土电影的“受众危机”。

根据《麦路人》票房地域分布数据,影片上映首日,位居地区票房前三的分别为广州、深圳和上海。在票房前十的城市中,还有佛山和东莞两个广东城市入围。这意味着这部影片的核心受众地域性极强,几乎只有处于粤语地区的广东观众对其偏爱有加。

近年来,香港电影人大规模北上,涌现了很多以香港电影人为核心的内地版“新港片”。如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紧急救援》等,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对比之下,留守香港的影人愈发罕见,香港本地影片产量、质量皆处于下滑状态也是事实。

港片台片衰落的原因(上映5天票房收1300万)(4)

也就是说,原汁原味的本土港片要面对的,不仅是香港地区有限的票房产量,还有来到内地市场后的水土不服,以及同档期影片挤压等等内外界压力。

而像以《麦路人》为代表的的本土港片,虽能屡屡收获港人追捧,但来到内地市场后票房低迷,也同样是无可避免。或许本土港片本身是优秀的,只是它来到了一个不那么适合它的市场。

本文由 泽深影业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