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西双版纳这个地方,可西双版纳的由来未必有人知道,西双版纳的含义也未必能准确理解。“西双版纳”是什么意思?导游都只会告诉你:“‘西双’是‘十二’,‘版纳’是‘千田或坝子’,合起来就是十二千田或十二个坝子。”真的吗?非也!有些专家学者会告诉你:“‘西双’是‘十二’,‘版纳’是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西双版纳’就是‘十二个行政区’”真的?这算不上错,然而不准确。

要弄清楚西双版纳的由来及含义,就得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

西双版纳是一个什么的地方(这才是西双版纳的由来和含义)(1)

公元1180年,帕雅真统一小邦国松散的勐泐,建都于景兰(即今天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景兰),帕雅真即为勐泐一世召片领,此时勐泐国所统治的勐如上图红点所示(注:其中勐竜埔卡和景欠因无法考其地址未标出)。公元1568年,刀应孟即位为勐泐十九世召片领,缅朝以公主嫁给刀应孟为王后,称“喃玛哈苏宛纳巴顿玛阿嘎玛些嘻”,王后到勐泐三年,谷凡四熟,颇思念父母,要求召片领刀应孟允许其回缅省亲。刀应孟为了给王后备办返乡探望父母的贡礼,将所统辖的数十个勐合并成十二个备办贡礼的单位——版纳,每个版纳各备办一份贡礼让爱妻带回缅甸晋献缅王

当时的十二版纳划分如下:一版纳:景永(今景洪)、勐罕、景哈、勐养,这几个勐也是召片领直辖区域;二版纳:勐遮、景鲁、勐翁;三版纳:勐龙、勐宋(南);四版纳:勐混、勐板;五版纳:景真、勐海、勐阿;六版纳:景洛、勐满(竜)、勐昂朗妄、勐康;七版纳:勐腊、勐伴;八版纳:勐很、勐旺;九版纳:勐拉泰、景讷、勐往;十版纳:勐乌、勐乌代;十一版纳:勐捧、勐满(南)、勐润;十二版纳:景董、勐仑。

可见,比较小的勐由于户数和人口少没有被划到备办贡礼的版纳中来。这就是“西双版纳”的由来,是年为傣历932年,即公元1570年。自刀应孟把勐泐划分十二版纳开始,以后各版纳下包含的勐不断地调整变更,但十二这个数量一直不变,因此勐泐这个西双版纳的名称始终未变。

西双版纳是一个什么的地方(这才是西双版纳的由来和含义)(2)

勐泐召片领对版纳的划分,目的是分摊劳役和贡赋,所有呈送天朝皇帝和缅王的贡礼,以及勐泐境内臣民所服的劳役,都按版纳摊派。勐泐召片领最初划分的十二版纳,是以相邻近的若干个勐为一个版纳,后因版纳之间相互交战,并有进攻召片领直辖区域的战事发生,对召片领统治有所不利,所以公元1785年,勐泐议事庭总理大臣召景哈召集十二版纳的“波郎”(各版纳的监管官)和各勐的召勐开会商议决定,经召片领批准,改划各版纳,改划的十二版纳不依勐之间的距离,两个不相邻并距离很远的勐也会划在同一个版纳下,“版纳”以一定数量的臣民来划分,利于各版纳的劳役和贡赋摊派,更是加强了召片领的对勐泐各勐的统治。

“版纳”终究不是行政单位,“版纳”内没有行政机构,直接由召片领下的召景哈和十二大臣监管。因此,“西双版纳”谈不上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的真正含义是勐泐召片领十二个劳役和贡赋摊派区。如果有人问你“西双版纳”是什么意思,你可以义正言辞地告诉TA:西双版纳是勐泐十二个劳役和贡赋摊派区,今天的“西双版纳”象征着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团结似用布条裹缠在一起一样

获取更多知识,可关注“叨叨一刻”。

,